成语拼音:mù huài shān tuí
成语解释:木:梁木。山:指泰山。颓:倒下。梁木折坏,泰山崩倒。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死去。亦作“泰山梁木”。
成语出处: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103首:“今年闻委化之信,凡在士林,靡不异声同叹……有如木坏山颓。”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木壞山頹
英文翻译:death of talented , reputed person
木:1.树木:伐木。果木。独木不成林。2.木头:枣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将就木。4.质朴:木讷。5.反应迟钝:木然。木头木脑。他反应有点木。6.麻木:两脚冻木了。舌头木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7.姓。
坏:[huài]1.品质恶劣,有害:坏蛋。坏人。坏事。坏水。2.人体、东西受了损伤,被 毁: 破坏。败坏。3.质量差,不完美:这所房子不坏。4.表示程度深(用在动词后面):忙坏了。[pī]同“坯”。[pēi]土丘:“千车拥孤隧,万马盘一坏。”[péi]1.古同“培”,用泥土涂塞空隙。2.古同“培”,指屋的后墙。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颓:1.倒塌:颓垣断壁。2.衰败;意志消沉:衰颓。颓丧。
提到“木坏山颓”这个成语,许多人可能感到陌生。它最早出自《左传》,本意是“树木折断,山体崩塌”,常用来形容事物或局势彻底崩溃、不可逆转的状态。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某知名企业因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员工纷纷离职,多年积累的口碑一夜崩塌——这便是一个典型的“木坏山颓”场景。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这个成语形容失败案例?”关键在于它传递出“系统性崩溃”的深层含义。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当关键支撑点(如企业信誉)被破坏时,整个系统会连锁崩塌。例如某明星团队因核心成员出走,创作质量断崖式下跌,最终解散,这种由内而外的瓦解过程正是“木坏山颓”的生动写照。
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也暗含警示意义。去年某地发生山体滑坡前,护林员发现大量树木根系腐烂,这正是“木坏山颓”的预警信号。延伸到个人成长,当发现健康、人际关系等重要领域出现“根系腐烂”时,及时干预才能避免全面崩塌。
有人或许疑惑:“这类消极成语有什么现实价值?”我认为关键在于辩证看待。正如森林大火后新苗破土而出,系统崩溃往往孕育着重建机会。某老牌书店虽然遭遇倒闭危机,但转型线上后重获新生,这说明“木坏山颓”既可以是终点,也可以是新起点。
在当代语境下,这个成语的运用可以更灵活。比如形容某传统行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困境,或是某个长期计划因政策变化被迫中止。这些场景的共同点在于:原有结构已无法维系,必须寻找新的支撑点。就像登山者发现山体松动时,最明智的选择不是强行攀爬,而是寻找新的路径。
观察发现,人们容易在顺境中忽视“木坏山颓”的预警信号。某科技公司曾连续十年高速增长,却因忽视用户隐私保护最终被市场淘汰。这提醒我们:持续的成功可能掩盖潜在风险,定期检查“支撑结构”的稳固性至关重要。保持危机意识,或许正是这个古老成语留给现代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