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uò
  • guī
  • bě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ù luò guī běn

成语解释:犹言叶落归根。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翼奉传》:“安乐奸邪,辰未主之。”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翼氏《风角》曰:‘木落归本,水流归末’,故木利在亥,水利在辰,盛衰各得其所,故东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

繁体字形:木落歸本

英文翻译:Return to the tree

木落归本的意思

木:1.树木:伐木。果木。独木不成林。2.木头:枣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将就木。4.质朴:木讷。5.反应迟钝:木然。木头木脑。他反应有点木。6.麻木:两脚冻木了。舌头木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7.姓。

落:[là]1.遗漏:这里落了两个字,应该添上。2.把东西放在一个地方,忘记拿走:我忙着出来,把书落在家里了。3.因为跟不上而被丢在后面:大家都努力干,谁也不愿意落在后面。[lào]1.名词,曲艺名。北方对“莲花落”的俗称。又泛指各种曲艺杂耍。2.捞,赚:把东西开个花账儿,落他二三两银子。3.脱落,退去:落色。4.错失:落枕。5.倒,倒下:落炕。[luō]形容态度大方,见〖大大落落〗。[luò]1.物体因失去支持而下来:落泪。花瓣落了。2.下降:落潮。太阳落山了。飞机从天空中落下来。3.使下降:落幕。把帘子落下来。4.衰败;飘零:衰落。破落。没落。零落。沦落。5.遗留在后面:落选。落后。落伍。名落孙山。6.停留;留下:落脚。落户。不落痕迹。7.停留的地方:下落。着落。8.聚居的地方:村落。聚落。9.归属:政权落在人民手里了。这副重担落到我们肩上。10.姓。

归:1.返回:归国华侨。无家可归。2.还给;归还:物归原主。3.趋向或集中于一个地方:殊途同归。千条河流归大海。把性质相同的问题归为一类。4.由(谁负责):一切杂事都归这一组管。5.属于(谁所有):功劳归大家。这些东西归你。6.用在相同的动词之间,表示动作并未引起相应的结果:批评归批评,奖金一分也没少给。7.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8.姓。

本:1.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4.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5.原来:本来。本领。6.自己这方面的: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成语评论

木落归本”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树叶凋落后回归树根,常被用来比喻事物最终会回归本源。比如有人讨论环保问题时说:“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就像砍断大树的枝干,但木落归本,人类终究需要学会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句话用“木落归本”强调生态平衡的必然性,暗示破坏环境的行为终将反噬自身。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自然相关的场景吗?”其实不然。比如职场中,一位创业者感慨:“年轻时拼命追求名利,现在才明白‘木落归本’的道理——真正的成功是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这里将成语引申为对人生价值的反思,说明它同样适用于个人成长领域。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藏着容易被忽略的智慧。我曾见过一位老手艺人说:“机器生产再快,传统工艺的魂不能丢,这就是‘木落归本’。”他坚持手工制作木器,认为工业化浪潮中更需要守住文化根基。这种解读跳出了字面意义,赋予成语守护传统的现代意义。

从个人经历看,我发现“木落归本”特别适合形容信息爆炸时代的认知回归。比如有人沉迷短视频后醒悟:“刷了三个月搞笑段子,突然觉得空虚——果然是木落归本,深度阅读带来的满足感无可替代。”这种对比生动展示了表象娱乐与本质需求的关系。

当遇到复杂的社会现象时,这个成语也能提供独特视角。比如讨论家庭教育:“逼孩子学十八般武艺,不如教他们认识自我。就像树木秋天落叶,最终要回到滋养它的土地。”这里把教育本质比作树根,强调基础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

或许有人觉得这种“回归”显得保守,但在我看来,它更像是螺旋上升的过程。就像现代人重新爱上徒步旅行——表面是回归自然,实则是用更成熟的心态享受简单。这种“归本”不是倒退,而是带着新认知的再出发。

下次看到秋叶飘落时,或许可以多想想:我们生活中哪些事物正在等待一次“归本”?可能是放慢工作节奏,可能是重拾儿时爱好,也可能是给家人更多陪伴。就像大树年复一年的落叶归根,生命的智慧往往藏在最朴素的循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