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uǒ yī dà jiáo
成语解释:朵:动;颐:下巴。动嘴大吃。
成语出处:盖如久处灾区之民,草根木皮,冻雀腐鼠,罔不甘之,~。(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二十九章)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大口吃
繁体字形:朶頤大嚼
英文翻译:Eat and eat
朵:1.植物的花或苞:花朵。2.量词。用于花和云彩等:一朵玫瑰花。红霞万朵。
颐:1.颊;腮:支颐(手托住腮)。解颐(开颜而笑)。2.保养:颐神。颐养。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嚼:[jiáo]上下牙齿磨碎食物:细嚼慢咽。肉没有烧熟,嚼不烂。咬文嚼字。[jué]义同“嚼”(jiáo),用于某些复合词和成语:咀嚼。过屠门而大嚼。[jiào]见〖倒嚼〗(dǎojiào)。
嘿,你听说过"朵颐大嚼"这个成语吗?咱们先看个例子:老张家的年夜饭桌上,儿子捧着刚出锅的红烧猪蹄,那叫一个朵颐大嚼,嘴角沾着酱汁还直夸"妈,这味道绝了!"。你懂的,这场景简直把"吃相豪迈"四个字演活了。
等等,这成语到底啥意思嘛?简单说就是形容吃东西时腮帮子鼓动、大口吞咽的样子。不过要注意哦,它可不带贬义!像咱们看武侠剧里大侠喝酒吃肉时那种爽快劲儿,用朵颐大嚼来形容就特别合适。
话说回来,这成语该咋用才地道?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周末跟闺蜜去吃自助餐,看着她对着海鲜拼盘朵颐大嚼,我忍不住提醒:"慢点儿吃,又没人跟你抢!" 你品品,是不是既生动又有画面感?
这里有个有意思的问题:朵颐大嚼和"狼吞虎咽"有啥区别?说真的,前者侧重吃相投入,后者更强调速度。比如爷爷吃奶奶包的饺子是朵颐大嚼,体现的是享受;要是赶时间的上班族三口两口扒饭,那才叫狼吞虎咽。
依我看啊,现在年轻人吃饭总盯着手机,反而少了这种痛快劲儿。上个月在农家乐遇见位老伯,捧着粗陶碗蹲在门槛上朵颐大嚼新摘的玉米,那满足感隔着两米都能感受到。这种朴实的快乐,咱们城里人倒是该学着点。
最后分享个小窍门:用这个成语时可以搭配具体食物描写。比如说"他对着滋滋冒油的烤羊腿朵颐大嚼",画面感瞬间拉满。记住了吗?下次遇到美食当前,可别光顾着拍照发朋友圈,偶尔也该痛痛快快朵颐大嚼一回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