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ā shǒu jiǎn
成语解释:喻指取胜的绝招
成语出处:艾煊《大江风雷》第四部:“他认为这是最后最厉害的杀手锏,这两句话抛出去,可以使杨大新理屈词穷,哑口无言。”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绝招
繁体字形:殺手鐧
英文翻译:Killer mace
杀:1.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杀生。杀敌。杀鸡取卵。杀一儆百。2.战斗,搏斗:杀出重围。3.消减:杀风景。4.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肥皂水杀了眼睛。5.收束:杀价。杀尾。6.勒紧,扣紧:杀车。7.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笑杀人。恨杀。
手:1.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册。手枪。3.拿着:人手一册。4.做某种工作或有某种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机手。能手。选手。5.亲手:手植。手书。6.指本领、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锏:[jiǎn]古代兵器,金属制成,长条形,有四棱,无刃,上端略小,下端有柄。[jiàn]嵌在车轴上的铁条,可以保护车轴并减少摩擦。
“杀手锏”这个词听起来挺厉害,到底啥意思?其实它原本指的是武术中关键时刻使出的绝招,现在更多用来形容解决问题时最有效的“秘密武器”。比如老张跟客户谈判僵持不下,突然掏出一份独家数据分析报告,对方立马松口——这就是他的“杀手锏”。
有人会问:为啥非要留个杀手锏呢?你看小区里的象棋大爷,开局总爱用“当头炮”,但真正的高手会在中盘悄悄布下“连环马”。生活中也是这样,关键时刻亮出别人想不到的招数,往往能扭转局面。就像上次社区厨艺比赛,李阿姨前几轮只用普通菜式,决赛时却端出祖传的八宝鸭,评委眼睛都直了。
不过杀手锏用多了会不会失效?这个问题有意思。记得我们部门的小王吗?他去年靠Excel建模技能连升两级,可现在人人都学数据分析,他的优势就不明显了。所以说真正的杀手锏得不断升级,就像手机系统要定期更新。我认识个网红摄影师,别人还在用单反时,他已经玩转无人机航拍;等大家都买无人机,他又开始研究AI修图了。
现代人还需要杀手锏吗?我的观察是:与其追求一招制胜,不如培养多维能力。楼下便利店老板就是个例子,他会修手机、代收发快递、还能给附近上班族代购网红奶茶。这种组合拳式的生存智慧,可能比单一绝招更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说到底,杀手锏的本质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储备。就像我常跟徒弟们说的:平时多往工具箱里放几把扳手,遇到棘手问题时,总能找到最趁手的那把。但千万别把工具当摆设,该出手时就出手,毕竟再好的招式,不用出来永远只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