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ūn gē lǐ fù

成语解释:谓平民百姓。里,里巷。

成语出处:明·袁宏道《东西汉通俗演义序》:“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妇,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谈及刘季起丰沛,项羽不渡乌江,王莽篡位,光武中兴等事,无不能悉数颠末,详其姓氏里居。”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平民百姓

繁体字形:邨哥裏婦

英文翻译:Village gorilla

村哥里妇的意思

村:1.村庄,农民聚居的地方。也泛指小的居住区:乡村。工人新村。2.具有特定功能的住宿、娱乐与活动处所:度假村。亚运村。3.粗俗:村野。

哥:1.哥哥:大哥。二哥。2.亲戚中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大的男子:表哥。3.称呼年纪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含亲热意):李二哥。4.(Gē)姓。

里:[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妇:1.已婚的女子:少妇。2.女子的通称:妇科。3.妻子:夫妇。4.古指儿媳。

成语评论

嘿,各位老铁!今天咱们来唠唠“村哥里妇”这个成语。先别急着挠头,您可能要问:“啥是村哥里妇啊?”说白了就是咱们村里的大哥大嫂,特指普普通通的乡亲们。比如老王家两口子每天天没亮就扛着锄头下地,傍晚收工还能端着饭碗在村口唠嗑,这不就是活生生的村哥里妇嘛!

您猜这成语咋用才带劲?举个栗子:李婶家的猪圈塌了,全村老少呼啦啦都来帮忙。您瞅这场景,真叫“村哥里妇齐上阵,一家有难八方援”!这时候可能有人纳闷:“现在都啥年代了,还有人用这种老词儿?”您别说,越是现代化的快节奏生活,这种接地气的词儿反而越能让人心头一暖。

再整段有意思的!比方说村里办流水席,王大爷掌勺颠大勺,刘大娘带着妇女们切墩摆盘。您要问:“这不就是普通聚餐吗?”可别小看这阵仗,正是这些村哥里妇的默契配合,愣是把三十桌宴席安排得明明白白。依我看啊,这种集体协作的智慧,可比啥企业管理课都实在!

说实在的,现在不少年轻人往城里跑,可逢年过节回到老家,看见街坊邻居还是那股热乎劲儿。您可能要问:“互联网时代还需要村哥里妇的情分吗?”要我说啊,微信群里抢红包再热闹,也不如大槐树下递根旱烟来得实在。不过话又说回来,如今村里大妈都开直播卖山货了,新时代的村哥里妇照样能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甭管时代咋变,这种乡里乡亲的烟火气最养人。您要是在城里住久了觉得憋闷,不妨抽空回村转转,保管您能从村哥里妇的家长里短里,咂摸出点不一样的人生滋味。

"村哥里妇"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