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ù bó jiā bì
成语解释:束:一捆;帛:丝织品;璧:玉。一捆丝织品,再加上美玉。古代最贵重的礼物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于是天子使使束帛加璧,安车驷马迎申公。”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束帛加璧
英文翻译:Bundle silk and add Bi
束:1.捆绑;系(jì):束缚。腰束皮带。2.量词。用于捆起来的东西:一束鲜花。3.加以限制或受到限制:约束。拘束。束手束脚。4.捆扎成把或聚集成条状的东西:花束。光束。5.事情的结末:收束。结束。6.姓,作姓氏,仍然读作“shù”。山东汶上城东有"朿"姓,音同捆,与束不同。
帛:丝织物的总称:布帛。财帛。玉帛。
加: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二加三等于五。功上加功。2.使数量比原来大或程度比原来高;增加:加大。加强。加快。加速。加多。加急。加了一个人。3.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加符号。加注解。4.“加”跟“加以”用法不同之点是“加”多用在单音节状语之后。5.姓。
璧:古代的一种玉器,扁平,圆形,中间有小孔:白璧无瑕。
“束帛加璧”这个成语听起来文绉绉的,其实它的核心意思很简单——用来形容特别贵重的礼物或极高的敬意。比如古代诸侯向周天子献礼时,捆成束的丝绸加上玉璧,既显身份又表诚意,这就是典型的“束帛加璧”场景。
那这个成语和现代生活有什么关系?举个例子,公司年会上老板给优秀员工颁发纯金奖牌和股权证书,这就有点像“现代版束帛加璧”——物质奖励叠加精神认可,让人感受到双重价值。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帛和璧这两种东西组合?”其实古人早就发现,单一贵重物品容易量化价值,但叠加不同维度的珍贵元素,反而能传递更丰富的含义。就像现在送生日礼物,一束鲜花加手写信,比单纯发红包更有温度。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值得玩味的是“叠加的艺术”。当代社会物质丰富,但真正稀缺的是用心的排列组合。比如父母给孩子准备的升学礼物,可能是新手机包在亲手织的毛线套里——科技产品承载着传统手艺的温度,这样的“组合拳”反而更动人。
值得注意的是,成语中的“璧”并非越贵越好。战国时期楚国的和氏璧之所以传世,核心在于背后的故事价值。现代人运用这个智慧时,与其纠结礼物价格,不如思考如何赋予礼物独特的意义。比如用回收材料制作相框,里面放着共同旅行的照片,这样的“心意叠加”可能比奢侈品更符合“束帛加璧”的精神。
下次准备重要礼物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的底层逻辑:通过不同层次的价值叠加,创造1+1>2的情感传递效果。毕竟在这个物质过剩的时代,真诚的设计感比单纯的昂贵更能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