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ù
  • yùn
  • huǒ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ù yùn qǐ huǒ

成语解释:同“束缊请火”。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蒯通传》:“故里母非谈说之士也,束蕴乞火非还妇之道也,然物存相感,事有适可。”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求人

繁体字形:束蘊乞火

英文翻译:ask others for help

束蕴乞火的意思

束:1.捆绑;系(jì):束缚。腰束皮带。2.量词。用于捆起来的东西:一束鲜花。3.加以限制或受到限制:约束。拘束。束手束脚。4.捆扎成把或聚集成条状的东西:花束。光束。5.事情的结末:收束。结束。6.姓,作姓氏,仍然读作“shù”。山东汶上城东有"朿"姓,音同捆,与束不同。

蕴:1.藏蓄:蕴藏。2.聚积:蕴结。3.事理深奥的地方:底蕴。

乞:1.向人讨;乞求:乞怜。乞食。乞援。2.姓。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成语评论

束蕴乞火”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捆起乱麻去借火,常用来比喻做事方法不当,反而让问题更复杂。比如公司开会讨论项目进度,张三突然站起来说:“咱们像这样把所有人的意见捆成一团去解决问题,简直是束蕴乞火啊!”这句话顿时让全场安静——原来大家只顾着争论流程,却忘了先梳理清楚核心目标。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捆麻绳借火”来比喻方法错误?其实这里藏着古人的智慧。就像拿着浸湿的木柴去点火,不仅点不着火,还会被烟呛到。比如李四想快速提升团队业绩,给所有人布置双倍任务量,结果员工纷纷累倒,效率反而下降。这时候同事王五提醒他:“你这方法简直是束蕴乞火,咱们应该先优化工作流程。”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比如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把十道数学题混在一起讲解,孩子越听越迷糊。这时候邻居赵阿姨说:“别束蕴乞火啦,先把加减乘除分开练熟再说。”这种场景化的应用,让成语变得鲜活起来。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现代职场——我们常常被各种工具和方法论包围,却忘了先理清问题的本质。就像上周我们组用三个数据分析软件做市场预测,最后发现原始数据本身就有误差。这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最该做的不是堆砌工具,而是先校准数据源。

再举个反向案例。小区物业处理漏水问题,维修师傅没有急着拆墙,而是先带着热成像仪定位漏水点,精准施工两天就解决了问题。这种“先解麻绳再点火”的操作,恰好说明了避免束蕴乞火的关键:找准症结比盲目行动更重要。

或许有人疑惑: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在“束蕴乞火”?有个简单的自测方法——当你发现投入越多精力,问题反而越缠越乱时,就该停下来想想:是不是该换个方法了?就像解不开的毛线团,与其用力拉扯,不如先找到线头。

"束蕴乞火"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