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ù mǎ xuán chē
成语解释:束马:把马蹄包起,防止马滑倒;悬车:把车子钩牢,以防脱落。把马脚裹起来,把车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
成语出处:先秦 管仲《管子 封禅》:“束马悬车,上卑耳之山。”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走山路的艰险
繁体字形:束馬懸車
英文翻译:very rugged road
束:1.捆绑;系(jì):束缚。腰束皮带。2.量词。用于捆起来的东西:一束鲜花。3.加以限制或受到限制:约束。拘束。束手束脚。4.捆扎成把或聚集成条状的东西:花束。光束。5.事情的结末:收束。结束。6.姓,作姓氏,仍然读作“shù”。山东汶上城东有"朿"姓,音同捆,与束不同。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悬:1.吊、挂在空中:悬空。2.没着落;没结果:悬案。3.距离远:悬殊。4.〈方〉危险:这件事真悬。5.牵挂:悬念。
车:[chē]1.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火车。汽车。马车。一辆车。2.利用轮轴旋转的机具:纺车。滑车。水车。3.指机器:开车。车间。4.车削:车圆。车螺丝钉。5.用水车取水:车水。6.转动(多指身体):车过身来。7.姓。[jū]象棋棋子的一种。
“束马悬车”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藏着古人的智慧。比如,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小明创业时,面对市场变化像在悬崖边行车,他笑着说:“咱们得‘束马悬车’,每一步都得稳扎稳打。”你看,这里既点出了风险,又强调了谨慎的重要性。
另一个场景是爬山。朋友计划攀登险峰前说:“这次路线太陡,必须‘束马悬车’——检查装备、规划路线,马虎不得。”这里的关键在于,成语不只是描述“困难”,而是强调“主动应对困难的方法”。就像古人运输物资时,既要绑紧马匹防止打滑,又要悬起车辆避免翻覆,本质上是一种化被动为主动的策略。
有人或许疑惑:“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老方法吗?”其实,职场中常见的项目风险管理就是典型例子。比如团队接手紧急任务时,主管提醒:“咱们得像‘束马悬车’那样,先做好预案再行动。”这种思维模式把看似束缚的措施,转化为确保成功的安全网。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的平衡感。它不提倡盲目冒险,也不鼓励裹足不前,而是教我们在风险与机遇之间找到支点。就像开车过弯道,既不能猛踩油门,也不能完全刹车,而是要根据路况调整速度——这种动态调整的智慧,放在今天依然不过时。
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勇气不是横冲直撞,而是明知山有虎,仍能用聪明的方法向虎山行。就像越野驾驶爱好者常说的:“险路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危险视而不见。”做好准备的人,反而能在挑战中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