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í shēn yán jī
成语解释:研:研究,审查;几:细微。指探讨研究事物的深奥隐微之处
成语出处:《周易 系辞上》:“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形容钻研深刻、细致
繁体字形:極深研几
英文翻译:Deep study
极:1.顶点;尽头:登峰造极。无所不用其极。2.地球的南北两端;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进入或流出的一端:南极。北极。阴极。阳极。3.尽;达到顶点:极力。极目四望。物极必反。极一时之盛。4.最终的;最高的:极度。极端。极量。5.“极”也可做补语,但前头不能用“得”,后面一般带“了”,如“忙极了”。6.姓。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研:[yán]研究:钻研。研习。[yàn]同“砚”。
几:[jǐ]1.询问数量多少:几个人?。来了几天?2.表示不定的数目:十几岁。几十个。所剩无几。[jī]1.小桌子:茶几。窗明几净。2.副词。将近;差一点:月几望(月亮将近十五满月)。几死者数(shuò)(好几次都差一点死掉)。
“极深研几”这个词,乍一听有点文绉绉的,但它说的其实是“把问题掰开了揉碎了研究透”的意思。比如一位程序员发现某个代码模块运行异常,他可能会说:“我得极深研几,把每个变量和逻辑分支都排查一遍。”这时候,这个词就从古籍里跳出来,成了解决问题的行动指南。
为什么要强调“极深研几”?举个例子,考古学家修复一件青铜器时,如果用放大镜观察锈蚀纹路、用光谱仪分析金属成分,这种既看整体又抠细节的过程,就是“极深研几”的生动写照。表面看是修文物,实则是用科学方法还原历史真相。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信息这么容易获取,还需要费劲钻研吗?”去年我帮邻居调试智能家居系统时就深有体会。明明按照说明书操作,但设备就是连不上网。后来发现是路由器固件版本不兼容——这个隐藏问题,恰说明在技术领域,极深研几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解决问题的必经之路。
工作中见过这样的对比:两个设计师接到同样的UI优化任务,A同事只调整按钮颜色,B同事却研究用户点击热图、分析眼动轨迹。三个月后数据显示,B的方案使转化率提升了27%。这个差距,正是深度思考与浅层应付之间的鸿沟。
有个有趣的发现:越是简单的东西,越需要极深研几。就像米其林大厨做蛋炒饭,会精确控制火候到秒、研究鸡蛋的凝固曲线。这种“简单事认真做”的态度,反而能在平凡中创造惊喜。我常想,或许我们缺的不是高深的知识,而是把已知事物琢磨透的耐心。
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不妨试试“剥洋葱式思考法”:先记录所有表面现象,再逐层追问“为什么”。比如手机续航变差,除了换电池,还能研究后台程序耗电、屏幕亮度设置甚至充电习惯。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极深研几在现代生活中的实践课。
最近在公园观察园艺师修剪绿篱,他们拿着尺子量枝条长度,用不同角度修剪形成立体造型。这让我突然明白:所谓专业,就是把别人觉得“差不多就行”的事,做到分毫不差的境界。这种追求极致的劲头,或许正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