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à huǎng záo kōng
成语解释:扯谎作假。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这杨大朗名唤杨光彦,绰号铁指甲,专一粜风卖雨,架谎凿空,挝着人家本钱就使。”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架謊鑿空
英文翻译:To get rid of a lie
架:1.用做支承的东西:书架。衣架。绞架。2.支承,搀扶:架桥。架不住。架空。3.互相殴打,争吵:打架。劝架。4.量词,多指有支柱或有机械的东西:五架飞机。5.捏造,虚构:架词诬控。6.古同“驾”,凌驾。
谎:1.假话;不真实的话:弥天大谎。2.假的;不真实的:谎言。谎报军情。
凿:1.凿子,挖槽或打孔用的工具。2.打孔;挖掘:凿一个眼儿。凿井抗旱。3.明确;真实:确凿。4.榫(sǔn)眼:圆凿方枘。
空:[kōng]1.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空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空泛。空话。空旷。空乏。空空如也。空前绝后。凭空(无根据)。真空(没有任何东西)。2.没有结果的,白白地:空跑了一趟。空口无凭。3.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空军。空气。空投。空运。[kòng]1.使空,腾出来:空一个格。空出一间房来。2.闲着,没被利用的:空白。空地。空额。空房。空缺。3.亏欠:亏空。[kǒng]古同“孔”,洞。
“架谎凿空”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简单来说,它形容的是“编造谎言,无中生有”的行为。比如有人为了吸引眼球,在社交媒体上散布一条假新闻:“某地河水一夜变红,疑似外星人入侵!”这种毫无依据的传言,就是典型的“架谎凿空”。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人要这么做?答案很简单——为了流量、关注,甚至是为了掩盖其他问题。
再看一个职场中的例子。小王为了推卸项目失误的责任,偷偷修改了会议记录,声称同事老李当初“强烈支持高风险方案”。这种凭空捏造事实的行为,不仅破坏了团队信任,还可能让无辜的人背黑锅。这时候问题来了:如何避免被这类谎言影响?关键在于保持冷静,多方核实信息,而不是只听一面之词。
有人可能会好奇:现代社会信息透明,为什么“架谎凿空”仍能得逞?其实这和人性弱点有关。当某个说法恰好符合大众的恐惧或期待时,即便是漏洞百出的谎言,也可能像野火般蔓延。比如疫情期间,某些商家宣称“吃大蒜能百分百防疫”,就是利用公众焦虑心理的典型案例。
我个人观察发现,应对这类问题需要双重策略。一方面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像侦探一样追问“证据在哪”“逻辑是否自洽”;另一方面也要避免陷入“怀疑一切”的极端。毕竟,完全封闭的心态反而可能错过真实有价值的信息。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藏着古人智慧。在信息闭塞的古代,造谣者需要“架”(搭建)和“凿”(深挖)来让谎言显得可信;而今天的网络时代,谣言传播速度虽然快了万倍,但破解谎言的核心方法依然没变——用事实作为锤子,敲碎那些空中楼阁般的虚假故事。
下次遇到可疑信息时,不妨试试“三问法则”:消息来源是否可靠?是否有其他渠道佐证?是否符合基本常识?就像检查建筑地基是否牢固,这样能帮我们避开很多陷阱。记住,真相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真正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