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ǎn xū zhǒng chǐ
成语解释:染须发,镶假牙。以之掩饰衰老。
成语出处:宋·陆游《岁晚幽兴》诗:“卜冢治棺轮我快,染须种齿笑人痴。”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老年人
繁体字形:染須種齒
英文翻译:Tentacles
染:1.用染料着色:染布。印染。2.感染;沾染(疾病、坏习惯、嗜好等):传染。染病。3.中国画笔墨技法之一。
须:1.助动词。须要:务须。必须。须知。事前须做好准备。2.姓。3.等待;等到。4.原来指长在下巴上的胡子,后来泛指胡须:须发。须眉。5.须子:触须。花须。
种:[zhǒng]1.物种的简称:小麦是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小麦属的一种。虎是哺乳动物猫科豹属的一种。2.人种:黄种。黑种。白种。3.类别;种类:工种。兵种。语种。4.生物传代繁殖的物质:高粱种。麦种。传种。配种。5.指胆量或骨气(跟“有、没有”连用)。6.表示种类,用于人和任何事物:两种人。三种布。各种情况。菊花的颜色有好几种。7.姓。[zhòng]种植:种田。种麦子。种棉花。种牛痘。[chóng]姓。
齿:1.牙12.物体上齿形的部分:锯齿儿。梳齿儿。篦子缺了几个齿儿。3.带齿儿的:齿轮。4.并列;引为同类:齿列。不齿于人类。5.年龄:序齿。齿德俱尊。6.说到;提起:齿及。不足齿数(shǔ)。
“染须种齿”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别急,咱们先拆开看。“染须”指把白头发染黑,“种齿”则是修补缺牙,合起来比喻用表面手段掩饰真实状态。比如有人明明熬夜加班累到脱发,却戴着假发片在会议上说“我每天都睡够八小时”——这就是典型的“染须种齿”式操作。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伪装有意义吗?”其实多数时候,人们这么做是出于社会压力。就像网红用十层滤镜直播带货,背后堆着三箱泡面却宣称“天天吃有机沙拉”。表面光鲜的包装,往往藏着不愿示人的焦虑。
不过换个角度看,“染须种齿”未必全是负面。我邻居王叔六十岁开始学钢琴,染黑头发每天练琴三小时,逢人就说“我才刚过知天命”。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反而让他比实际年龄年轻了十岁。可见适度修饰如果能转化为行动力,未尝不是件好事。
为什么现代社会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答案藏在手机屏幕的倒影里。当朋友圈都在晒完美生活,谁愿意承认自己正在为房贷发愁?就像商场里的假人模特永远腰细腿长,现实中的我们却在试衣间跟赘肉较劲。这种集体性“染须种齿”,本质上是对理想生活的笨拙模仿。
但有个现象很有趣:年轻人开始反其道而行。他们大方展示加班后的黑眼圈,把种牙经历做成vlog。这种“反向操作”反而收获更多共鸣。就像褪色的牛仔裤比崭新的更有味道,有时候瑕疵比完美更动人。或许真诚,才是对抗“染须种齿”最好的解药。
站在镜子前,我突然理解了这个成语的现代意义:它像面哈哈镜,既照见我们渴望被认可的本能,也映出时代施加的集体焦虑。下次见到染着蓝发、戴着牙套的年轻人,或许该笑着感叹:这届年轻人把“染须种齿”玩出了新境界——他们不再掩饰缺陷,而是把个性变成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