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óu
  • qíng
  • xiá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óu qíng xiá gǔ

成语解释:温柔的情态,侠义的性格。

成语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七回:“只有秋痕韵致天然,虽肌理莹洁,不及我那红卿,而一种柔情侠骨真与红卿一模一样。”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性格

繁体字形:柔情俠骨

英文翻译:tender heart and a chivalrous spirit

柔情侠骨的意思

柔:1.软(跟“刚”相对):柔软。柔韧。柔枝嫩叶。2.使变软:柔麻。3.柔和(跟“刚”相对):柔情。温柔。她的性子很柔。4.姓。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侠:1.旧指仗义勇为、扶弱抑强、爱打抱不平的人或行为:豪侠。侠气。2.古又同“夹(jiá)”。3.古又同“挟(xié)”。

骨:[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成语评论

柔情侠骨”这个词,乍一听像武侠小说里走出来的大侠,既有春风化雨的温柔,又有拔刀相助的硬气。比如一位急诊科医生,面对哭泣的患儿会蹲下来轻声安慰,转头面对突发大出血的患者又能立刻切换成雷厉风行的状态——这种刚柔并济的切换,不就是现实版的“柔情侠骨”吗?

有人可能会问:温柔和强硬不是矛盾的吗?其实不然。就像消防员冲进火场救人时,对受困者说话的语气越轻柔,破拆障碍物的动作反而越果断。这种反差恰恰说明:真正的力量往往包裹着同理心。去年郑州暴雨时,那个站在齐腰深的水里、用塑料盆一趟趟转移婴儿的退伍军人,他湿透的迷彩服下,藏着多少未说出口的牵挂?

职场中也能找到这样的影子。项目组长王姐就是个典型,她会在新人搞砸报表时手把手教到深夜,但遇到推诿责任的同事,又能拍着桌子据理力争。这种既当“知心姐姐”又做“原则守卫者”的特质,让我想起老家祠堂里那株百年木棉——花开时温柔似雪,树干却坚硬如铁。

当代社会特别需要这种复合型人格。我观察到,那些既能共情他人困境、又有勇气打破僵局的人,往往成为团队的核心。就像社区调解员老张,处理夫妻吵架时会耐心倾听双方抱怨,但当其中一方要动手时,他一个箭步挡在中间的气势,连年轻小伙都要愣三秒。这种收放自如的分寸感,或许就是“柔情侠骨”的现代注解。

说到底,这个词教会我们:善良不该是软弱的代名词,正义也不必总是板着脸。就像武侠片里的高手,真正厉害的从来不是刀有多快,而是握刀的手知道何时该出鞘,何时该轻抚刀柄上的流苏。下次看见幼儿园老师蹲着给小朋友系鞋带,或是女交警徒手推开卡在井盖上的三轮车,不妨在心里默默点个赞——这平凡的烟火人间,处处藏着温柔与侠义交织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