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iǔ lǜ huā hóng
成语解释: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成语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酒仙遇仙禅师》:“秋至山寒水冷,春来柳绿花红。一点动随万变,江村烟雨蒙蒙。”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繁体字形:桺緑蘤紅
英文翻译:spring splendor
柳:1.落叶乔木或灌木。种类很多。有垂柳、旱柳、杞柳等。叶狭长,种子有毛。枝条柔韧,可供编织。2.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绿:[lǜ]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由蓝和黄混合而成:嫩绿。浓绿。桃红柳绿。青山绿水。[lù]义同“绿”(lǜ),用于“绿林、绿营、鸭绿江”等。
花: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红:[hóng]1.像鲜血的颜色:红枣。红领巾。2.象征喜庆的红布:披红。挂红。3.象征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红运。开门红。满堂红。他唱戏唱红了。4.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红军。又红又专。5.红利:分红。6.姓。[gōng]见〖女红〗。
“柳绿花红”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才贴切呢?举个例子:阳春三月,公园里柳绿花红,孩子们追着风筝跑,老人们坐在长椅上闲聊。 这里既描绘了色彩鲜明的自然景象,又带出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氛围。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柳绿花红”而不是直接说“风景很美”?其实这个成语自带画面感——柳枝的嫩绿与花朵的艳红形成视觉对比,比笼统的形容更生动。就像上周我去郊外写生,刚铺开画纸就感叹:“这儿真是柳绿花红的好地方!”同行的朋友立刻心领神会,知道该找带花的取景角度。
生活中这个成语还能用来比喻蓬勃发展的状态。去年参加创业交流会,听到有位创始人说:“我们团队现在就像柳绿花红的季节,既有稳定根基(柳),又有创新突破(花)。”这种用法跳脱了自然景色的框架,赋予成语新的时代内涵。
有个有趣的观察:北方人用这个词更侧重季节变化带来的惊喜,南方人则常用来形容精心布置的景观。我在苏州园林看到人工修剪的柳树与盆栽杜鹃相映成趣时,导游特意强调:“这可是匠人打造的柳绿花红。”可见同样的成语,在不同语境中会产生微妙差异。
最近发现,年轻人开始用“柳绿花红体”制作短视频。比如把手机横屏拍摄:左边是垂柳拂水的延时摄影,右边是月季绽放的加速镜头,配上轻快的背景音乐,评论区清一色“柳绿花红本红”。这种新旧语言的碰撞,恰恰说明了经典成语的生命力。
站在城市高楼的玻璃幕墙前,突然想起老家村口的柳树和野蔷薇。或许“柳绿花红”之所以打动人心,正是因为它串联着每个人记忆里那份鲜活的生活气息——就像母亲织的毛衣,针脚里藏着看不见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