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ǔ
  • yīng
  • huā
  • y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iǔ yīng huā yàn

成语解释:指柳上莺歌,花间燕语。指美好的春景。

成语出处:元 张可久《落梅风 闲居》曲:“青山隐居心自远,放浪他柳莺花燕。”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春景

繁体字形:桺鴬蘤燕

英文翻译:Willow warbler and swallow

柳莺花燕的意思

柳:1.落叶乔木或灌木。种类很多。有垂柳、旱柳、杞柳等。叶狭长,种子有毛。枝条柔韧,可供编织。2.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莺:鸟,身体小,多为褐色或暗绿色,嘴短而尖。叫的声音清脆。吃昆虫,对农业和林业有益。种类很多。

花: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燕:[yàn]1.鸟类。体小,翅长,尾为剪刀状。在中国春向北来,秋返南方。捕食昆虫,是益鸟。2.安乐:燕安。3.古又同“饮宴”的“宴”。[yān]1.周朝国名(前11世纪中叶—前222)。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一带。为秦所灭。2.指河北北部。

成语评论

柳莺花燕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比如描述春游时看到垂柳轻摆、黄莺啼鸣、野花盛开的场景,可以说:“周末去郊外踏青,柳莺花燕的景致让人瞬间忘了城市喧嚣。”这里既有视觉上的绿柳红花,又有听觉上的莺啼燕语,组合出立体的春日氛围。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鸟语花香’有什么区别?”其实这两个成语都描绘自然生机,但侧重点不同。“柳莺花燕”更强调具体意象的组合——柳树象征柔美,莺燕代表活力,花卉点缀色彩;而“鸟语花香”更侧重听觉与嗅觉的通感体验。就像对比油画和水彩画,前者具体写实,后者抽象写意。

在当代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巧妙转化。比如形容精心布置的阳台:“三角梅攀着铁艺栏杆,画眉鸟在笼中啁啾,倒真有几分柳莺花燕的意趣。”这种用法既保留古典韵味,又贴合现代居住空间,证明传统文化元素完全能在钢筋水泥中找到栖身之所。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成语的使用场景正在发生变化。过去多用于诗文创作,现在更适合作为生活美学的比喻。就像我们会在朋友圈配文:“公司楼下的樱花开了,午休时听着麻雀叽喳,算是打工人专属的柳莺花燕吧。”这种略带自嘲的改编,反而让古老成语焕发新活力。

个人认为,这类承载着自然意象的成语,本质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诗意滤镜。当我们说“柳莺花燕”时,不仅是在描述景物,更是在表达对生机与美好的本能向往。就像手机里的滤镜功能,成语帮助我们快速调出想要的情绪色调,让平凡场景瞬间变得值得驻足品味。

下次遇到值得记录的春日场景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它像一把打开记忆闸门的钥匙,能瞬间唤起人们对传统山水画的联想,又不会显得过于文绉绉。毕竟美好的事物从来不需要复杂解释,就像春风拂过柳枝,自然就懂了那份摇曳生姿的韵味。

"柳莺花燕"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