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ù
  • yu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ù yuán lì dí

成语解释:谓立嫡长子为储君。

成语出处:南朝·梁·沈约《立太子恩诏》:“王公卿士,咸以为树元立嫡,有邦所先,守器传统,于斯为重。”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樹元立嫡

英文翻译:To establish a legitimate family

树元立嫡的意思

树:1.木本植物的通称:柳树。一棵树。2.种植;栽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3.树立;建立:建树。独树一帜。树雄心,立壮志。4.姓。

元:1.朝代。蒙古孛儿只斤·铁木真于1206年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宋。定都大都(今北京)。2.姓。

立:1.站1:立正。肃立。坐立不安。2.使竖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见影。把梯子立起来。3.直立的:立柜。立轴。立领。4.建立;树立:立功。立志。5.制定;订立:立法。立约。立个字据。6.指君主即位。7.指确定继承地位;确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独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

嫡:1.宗法制度下指家庭的正支(跟“庶”相对):嫡出。嫡长子(妻子所生的长子)。2.家族中血统近的:嫡亲。嫡堂。3.正宗;正统:嫡派。嫡传。

成语评论

树元立嫡”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古风,但它背后的逻辑其实和现代生活也有联系。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张开了家连锁餐馆,儿子刚大学毕业,老张直接宣布“以后生意都交给大儿子管”。亲戚们虽然私下嘀咕“小儿子能力也不差啊”,但没人公开反对——这就是典型的“树元立嫡”。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按出生顺序决定接班人?其实这种做法核心是减少不确定性,就像给家族企业装了导航仪,避免兄弟相争把家业搞散架。

换个场景看,古代皇宫里立太子就像现代公司选CEO。汉武帝早早立了刘据当太子,大臣们立刻分成“保太子派”和“观望派”。这时候有人困惑:提前二十年定继承人会不会限制其他皇子发展?实际上这种制度设计就像提前划定跑道,既让太子能系统学习治国,也让其他皇子找准自身定位,反而能降低“九子夺嫡”的血腥概率。

现代职场中也能看到变体。比如某科技公司创始人指定女婿当COO,虽然女儿是技术大牛。员工们茶水间议论:“女婿明明是销售出身,懂什么研发?”但仔细想想,这种安排就像给公司装了个“稳压器”——既保证决策权不分散,又能让专业人才专注技术攻坚。关键问题来了:这种制度会不会埋没真人才?答案藏在配套机制里,就像古代会给庶子封王,现代企业也会用股权激励平衡团队。

我个人观察发现,树元立嫡的智慧在于“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就像装修房子要先确定承重墙,再考虑软装搭配。现代社会虽然不讲究嫡庶,但无论是家族信托设计还是公司治理章程,提前明确权力过渡规则,确实比临时抓阄更有利于组织稳定。毕竟没人喜欢活在“明天老板换谁”的猜谜游戏里。

最后看个反常识案例:某非遗手艺人打破传男不传女的规矩,却要求“只传头胎子女”。这个改良版树元立嫡既保留了传统的确定性框架,又巧妙避开了性别争议。这给我们什么启示?传统智慧就像老房子,完全推倒太可惜,加点现代设计照样能住得舒服。

"树元立嫡"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