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ù gōng lì yè
成语解释:树:建立;业:业绩。建立功勋和业绩
成语出处:唐·杜牧《上宣州崔大夫书》:“未有不得多士之尽心,而得树功立业流于歌诗也,况于诸侯哉!”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建立功勋和业绩
繁体字形:樹功立業
英文翻译:To make contributions
树:1.木本植物的通称:柳树。一棵树。2.种植;栽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3.树立;建立:建树。独树一帜。树雄心,立壮志。4.姓。
功:1.功劳(跟“过”相对):立功。记一大功。2.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多指较大的):教育之功。功亏一篑。大功告成。好大喜功。3.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功。功架。基本功。4.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立:1.站1:立正。肃立。坐立不安。2.使竖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见影。把梯子立起来。3.直立的:立柜。立轴。立领。4.建立;树立:立功。立志。5.制定;订立:立法。立约。立个字据。6.指君主即位。7.指确定继承地位;确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独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
业:1.行业:工业。农业。林业。畜牧业。饮食业。各行各业。2.职业:就业。转业。业余。无业。3.学业:肄业。修业。毕业。结业。4.事业:功业。创业。业绩。5.产业;财产:家业。业主。6.从事(某种行业):业农。业商。7.姓。8.佛教徒称一切行为、言语、思想为业,分别叫做身业、口业、意业,合称三业,包括善恶两面,一般专指恶业。9.已经:业已。业经。
“树功立业”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说白了就是“干大事、立大功”。比如有人问:“普通人怎么才能树功立业啊?”其实核心问题在于——普通人真的需要惊天动地的成就才算数吗?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举个真实场景:老王在社区做了十年垃圾分类志愿者,带动上百户家庭养成环保习惯。邻居问他:“你这算不算树功立业?”老王摆摆手说:“我就是做点小事。”但换个角度看,他用十年坚持改变了社区生态,这不正是普通人树功立业的生动例子吗?重点不在于规模大小,而在于持续创造价值。
职场中这个词怎么用?比如部门会议上,经理说:“这次产品升级关系到公司市场地位,正是各位树功立业的好机会。”这里既点明了工作的重要性,又暗含对团队能力的信任。不过要注意,用这个词时别搞得像打仗似的——现代职场中的“立业”,更多是指专业突破或创新落地。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社会变化这么快,还有必要强调树功立业吗?”我的观察是:当代人更注重“可持续的成功”。比如自媒体创作者用三年时间积累百万粉丝,这个过程既有内容创新(树功),又建立了个人品牌(立业),这种新型成就模式正在被广泛认可。
有个反常识的观点:树功立业未必需要“从零开始”。就像程序员参与开源项目,教师研发新教案,这些看似“打辅助”的工作,只要能在原有基础上创造新价值,就是实实在在的建树。关键要摆脱“必须当主角”的思维定式。
最后说个接地气的例子。小区门口煎饼摊主老李,二十年如一日研究面糊配比,现在成了网红打卡点。他说:“我就想把煎饼做出花儿来。”这种把平凡事做到极致的坚持,谁说不是一种立业呢?时代在变,但“专注做好一件事”始终是树功立业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