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ù dé wù zī
成语解释:树:立;德:德惠;务:必须;滋:增益,加多。向百姓施行德惠,务须力求普遍。
成语出处:《尚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统治者
繁体字形:樹惪務滋
英文翻译:Cultivate virtue
树:1.木本植物的通称:柳树。一棵树。2.种植;栽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3.树立;建立:建树。独树一帜。树雄心,立壮志。4.姓。
德:1.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德育。美德。德才兼备。2.心意;志向:同心同德。离心离德。3.恩惠;好处:感恩戴德。4.德国的简称。
务:1.事情:事务。任务。公务。2.从事;致力:务农。好高务远。3.旧时收税的关卡(今只用于地名):曹家务(在河北)。商酒务(在河南)。4.务必:务须。除恶务尽。务请按时参加。5.姓。
滋:1.繁殖;生长:滋生。滋长。2.增添;加多:滋益。滋润。3.喷射:水管往外滋水。
“树德务滋”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到底啥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培养品德要像种树一样,耐心浇灌才能枝繁叶茂”。比如老张教育儿子:“成绩好当然重要,但平时帮同学、做家务这些小事才是积攒人品的关键,树德务滋嘛!”——品德不是一天练成的,得靠点滴积累。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谁还顾得上慢慢‘树德’?”其实,恰恰是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让“树德务滋”更有现实意义。比如某互联网公司推行“日行一善”文化,员工每天记录一件助人小事,半年后发现团队协作效率提升了30%。这说明,持续的小善行反而能带来大改变。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区里的王阿姨坚持十年给独居老人送饭,最初邻居说她“闲得慌”,现在整栋楼都跟着她组织互助小组。这种“随风潜入夜”的影响,正是树德务滋的生动写照——品德的影响力,往往在不知不觉中生根发芽。
个人觉得,现代人总爱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树德务滋提醒我们:真正的品德建设就像煲汤,火候到了自然香。与其纠结“做好事有没有用”,不如先把善意播种下去。毕竟,你今天扶起的自行车,说不定就是明天别人为你指路的契机。
还有人疑惑:“这和‘做好事不留名’矛盾吗?”其实不然。树德务滋强调持续性而非功利性,就像农民不会天天盯着庄稼是否长高,但按时浇水施肥的习惯从不变。品德培养也是如此——重点不在某次壮举,而在始终如一的坚持。
最后分享个观察:那些被称作“靠谱”的人,往往不是突然变优秀的。他们可能只是十年如一日地守时、守信、守规矩。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品德积累,才是树德务滋最朴实的打开方式。下次觉得改变太难时,不妨告诉自己:今天浇一滴水,明天就离绿荫更近一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