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ù gāo zhāo fēng
成语解释:见“树大招风”。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太平懃禅师法嗣》:“问曰:‘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潭深鱼聚。’悟曰:‘见后如何?’师曰:‘树高招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形容地位高易受到攻击
繁体字形:樹高招風
英文翻译:a person in a high position is liable to be attacked
树:1.木本植物的通称:柳树。一棵树。2.种植;栽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3.树立;建立:建树。独树一帜。树雄心,立壮志。4.姓。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招:1.打手势叫人来:招唤。招呼。招手上车。2.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招集。招收。招纳。招贤。招聘。招兵买马。3.应接:招待宾客。4.引来:招惹。招引。招揽。招致。5.承认自己的罪行:招供。招认。不打自招。6.同“着”。7.摇动: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讽刺。
“树高招风”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人地位越高、名声越大,越容易引来争议或麻烦。比如一家公司突然成为行业龙头,竞争对手可能会联合打压,媒体也可能放大它的负面新闻——这时候人们就会说:“真是树高招风啊!”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树高”就一定会“招风”呢?这背后其实有两层逻辑。第一是现实层面,当一个人或组织的影响力足够大,自然会触碰到更多利益关系;第二是人性层面,人们容易对“高处”的事物产生好奇甚至质疑。就像网红直播时,观看人数越多,键盘侠的恶意评论往往也越活跃。
记得去年某科技企业推出革命性产品时,创始人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现在就像站在聚光灯下,连衣服上的线头都会被数清楚。”这句话生动体现了“高处”的代价。但有意思的是,这家公司随后主动公开了产品研发中的12次失败案例,反而赢得了公众好感——这说明“招风”的困境并非无解。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不应该被当作逃避成长的借口。就像热带雨林里的望天树,虽然最高最显眼,但它的树冠能吸收90%的阳光,根系还能为其他植物提供支撑。关键是要像这些古树一样,既向上生长,又向下扎根。当批评声来袭时,扎实的根基往往比急着辩解更有说服力。
那么如何在现实生活里应对“树高招风”的处境呢?可以试试这三个方法:保持定期自我审视的节奏,建立多元化的支持系统,预留应对突发状况的弹性空间。某位企业家朋友分享过他的秘诀:每次取得重大突破后,会专门安排时间听取反对者的意见,这种主动“疏枝剪叶”的做法,反而让他的事业更经得起风雨。
风永远不会停息,但树木可以选择生长的姿态。古希腊神话中的月桂树,即使被阿波罗追逐,依然保持着向上舒展的勇气。或许我们应该这样理解:被风吹动的树梢,正是生命在向上生长的证明。下次遇到非议时,不妨把它看作丈量自身高度的另一种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