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ē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ì lì wēi jù

成语解释:栗栗:发抖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

成语出处:《尚书 汤浩》:“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害怕

繁体字形:栗栗危懼

英文翻译:be in fear and trembling

栗栗危惧的意思

栗:1.栗子树,落叶乔木,叶子长圆形,花黄白色。果实为坚果,包在多刺的壳斗内,成熟时壳斗裂开而散出。果实可以吃。种类很多,通常指板栗。2.这种植物的果实。3.(Lì)姓。4.发抖;哆嗦:战栗。不寒而栗。

栗:1.栗子树,落叶乔木,叶子长圆形,花黄白色。果实为坚果,包在多刺的壳斗内,成熟时壳斗裂开而散出。果实可以吃。种类很多,通常指板栗。2.这种植物的果实。3.(Lì)姓。4.发抖;哆嗦:战栗。不寒而栗。

危:1.危险;不安全(跟“安”相对):危急。危难。转危为安。居安思危。2.使处于危险境地;损害:危害。危及。3.指人快要死:临危。病危。4.高;高耸:危冠。危樯。危楼。5.端正;正直:正襟危坐。6.二十八宿之一。7.姓。

惧:害怕;恐惧:畏惧。毫无所惧。连我也惧他三分。

成语评论

栗栗危惧”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才对?先来看个例子:“新员工第一次向客户汇报方案时,双手紧握讲稿,声音微微发颤,整个人栗栗危惧得像误入狼群的小鹿。”这里既描绘了紧张状态,又暗示了潜在风险,是不是比单纯说“害怕”更有画面感?

有人可能会问:栗栗危惧”和“胆战心惊”有什么区别?其实这两个词都表示恐惧,但“栗栗危惧”更强调因预见到危险而产生的持续性不安。比如投资人在股市剧烈震荡时,看着账户数字上下跳动,那种“既想抓住机会又怕血本无归”的复杂心态,用“栗栗危惧”就特别贴切。

生活中哪些场景适合用这个成语?想象凌晨三点修改毕业论文的学生,听着窗外风声呼啸,屏幕右下角电量显示10%,突然发现引文格式全错——这时候的焦虑不只是害怕,更像“头顶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的持续恐慌,用“栗栗危惧”就能精准传达这种临界状态。

我发现这个成语在现代职场特别实用。当同事们在裁员传言中强装镇定时,茶水间的低语、突然安静的办公室、人事经理频繁的闭门会议,这些细节构成的集体性焦虑,用“整个部门笼罩在栗栗危惧的氛围中”来描述,既保留了文雅感,又透着黑色幽默。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自带戏剧张力。小说里描写角色“摸着口袋里的举报信,栗栗危惧地穿过公司走廊”,瞬间让读者脑补出权谋剧的紧张情节。比起直白的心理描写,成语带来的文化厚度能让文字更有嚼劲。

最后分享个观察:越是高压环境,“栗栗危惧”的使用频率越高。但真正聪明的人,会像高空走钢丝的杂技演员那样,把这种危机感转化为精准的行动控制力——毕竟恐惧本身不是问题,如何与恐惧共舞才是关键。

栗栗危惧的造句

  1. 造句 栗特人望而生畏,栗栗危惧,不敢说话,不敢近前,即便窒息难当,也不敢大声喘息。
  2. 造句 镇长脸上肥肉簌簌抖动,栗栗危惧,颤声道。
  3. 造句 就这样,一行人在栗栗危惧中重新出发,向西往大茶岭奔去……
  4. 造句 小烦这边也是栗栗危惧,那张好看的俏脸现在也是色若死灰。
  5. 造句 惊心吊胆惊弦之鸟恐慌万状恐后争先栗栗危惧。
  6. 造句 站在萧寒身旁的活靶子,个个都栗栗危惧,如丧考妣。
  7. 造句 及视其次各官,皆能各司其事,并无怯色,水手亦甚得力,惟福州人均栗栗危惧。
  8. 造句 第二日,杨林静静地躺在木板上,陈昊,李娟,周真都没有去杂物处做苦活,神色忧忧,面带栗栗危惧之色。
  9. 造句 数以亿计的人工晶体无边无际地延伸,流泻出纯净的银光,与倒悬的建筑群遥遥相对,令人心醉神迷的同时栗栗危惧,担心什么时候遭到灭顶之灾。
  10. 造句 杨林心中一凛,利用天眼看了看屋中的几人,都像是刀俎下的鱼肉,栗栗危惧、汗洽股栗。

"栗栗危惧"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