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é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éi qī hè zǐ

成语解释: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比喻清高或隐居。宋·林逋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终生不娶,人谓“梅妻鹤子”。

成语出处:宋 沈括《梦溪笔谈 人事二》:“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復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隐士的生活

繁体字形:楳妻鶴子

英文翻译:take a plum tree for one 's wife and cranes for children -- a lofty scholar

梅妻鹤子的意思

梅:1.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叶子卵形,早春开花,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气味清香。果实球形,青色,成熟的黄色,都可以吃,味酸。2.这种植物的花。3.这种植物的果实。4.(Méi)姓。

妻:[qī]妻子(qī·zi):夫妻。未婚妻。妻离子散。妻儿老小。[qì]把女子嫁给(某人)。

鹤:鸟,头小颈长,嘴长而直,脚细长,后趾小,高于前三趾,羽毛白色或灰色,群居或双栖,常在河边或沼泽地带捕食鱼和昆虫。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丹顶鹤、白鹤、灰鹤等。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成语评论

梅妻鹤子”这个词听起来像童话故事里的设定?其实它来自宋代隐士林逋的真实生活——他隐居西湖孤山,种梅养鹤二十年不入城,把梅花当伴侣,把仙鹤当孩子。这种生活方式放到今天,大概就像有人辞职去山里开民宿,每天种菜遛狗不刷朋友圈。

为什么古人会用植物和动物当家人?这可不是行为艺术。北宋时期城市商业已很繁荣,林逋的选择更像主动按下暂停键。他把梅花的气节看作精神伴侣,把鹤的灵动视为情感寄托,这种物我交融的境界,比现在年轻人养猫养多肉多了层哲学意味。

在杭州宝石山脚,我见过几株虬曲的老梅树。站在树下突然明白:林逋所谓的“妻”与“子”,本质是把自然万物当镜子。梅花开落教会他接受无常,白鹤起舞提醒他保持轻盈——这种相处模式,比现代人刷着短视频却倍感孤独的状态,或许更接近幸福的本质。

现代人还能实践这种生活吗?完全归隐确实不现实,但每个上班族都有机会创造“微隐居”时刻。就像同事小王在阳台上搭的迷你花园,每天浇水时哼着小调;楼下张阿姨定时去公园喂流浪猫,风雨无阻。这些片段何尝不是当代版的“梅妻鹤子”?

有次在山间民宿遇到位程序员,他电脑旁永远摆着松果和溪石。问起缘由,他说:“盯着这些就不会忘记,除了代码还有四季在流动。”这让我想起《瓦尔登湖》里的提醒:我们拼命制造哨子,却忘了倾听风声。

真正重要的或许不是形式,而是那份把心交给自然的情怀。当快递小哥在电瓶车把手上插支野花,当小学生蹲在路边观察蚂蚁搬家,这些瞬间都在延续着古老的生活智慧——与万物对话的能力,从来都不曾消失。

梅妻鹤子的造句

  1. 造句 宋代林逋梅妻鹤子,而对于年轻的邹进莲来说,鹤园里的这些美丽天使是她的朋友、家人,是她的知己,是她相依为命的伴。
  2. 造句 不管是为国为民的大侠,还是梅妻鹤子的隐士均爱喝酒。
  3. 造句 宋人爱梅几至痴迷,北宋诗人林逋便号称“梅妻鹤子”。
  4. 造句 宋朝的林逋放旷山林,独居西湖孤山,留下梅妻鹤子的佳话。
  5. 造句 师父往后就归隐魔仙山去了,打算过梅妻鹤子的生活了。
  6. 造句 他们厌恶这污浊的社会,故实行他们理想中梅妻鹤子、渔蓑钓艇的洁净生活。
  7. 造句 泛舟湖中,客至则放鹤致之,因谓梅妻鹤子。
  8. 造句 没错,家师的确是躬耕乐道,梅妻鹤子,不问世事。
  9. 造句 风雨才疏学浅,惶恐惶恐,不敢尸位素餐,误国误民,特意请辞,从此呼啸山林、梅妻鹤子,不问世事,乞请恩准!草民风雨叩上圣龙历七五三年十月初五。

"梅妻鹤子"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