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àn
  • bè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àn cè bèi yè

成语解释:指佛经,佛经原本多用梵文写在贝多罗树叶上

成语出处:清 龚自珍《正魏译》:“梵册贝叶,以意增损,以意排比,以意合之分之,译者从而受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佛经

繁体字形:梵册貝葉

英文翻译:Scallop

梵册贝叶的意思

梵:梵语音译词。寂静,高净。佛教中常常把经籍称作“梵本”,佛寺称为“梵刹”等。

册:1.古称编串好的竹简。现指本子:画册。名册。2.帝王赐封爵位、称号等:册封。册立。3.量词。用于书:这部书共四册。

贝:1.有壳的软体动物的统称。如蛤蜊、蚌、鲍、田螺等。2.古代用贝壳做的货币。3.姓。4.贝尔的简称。

叶:[yè]1.叶子,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树叶。复叶。2.某些像叶子的薄片:铜叶。扇叶。3.同“”。4.较长时期的某一段:20世纪中叶。[xié]和洽。常指声音的调谐:叶声。叶韵。

成语评论

哎,说到“梵册贝叶”这个成语,可能有人要挠头了——这词儿到底啥意思?说白了,它原本指的是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佛经,后来就用来形容珍贵稀有的典籍或文献。那问题来了:这成语现在还能用得上吗?嘿,你别说,还真行!比如有人研究冷门历史资料,你可以夸他:“你这翻的可是梵册贝叶级别的宝贝啊!”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哈。前两天我表弟在旧书摊淘到本民国时期的方言手札,我当场就蹦出一句:“好家伙!你这可比梵册贝叶还稀罕!”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用这么文绉绉的成语会不会太端着?其实关键看场合——在文化人扎堆的地方拽两句,反倒显得挺有味道,但要是在菜市场这么说,估计摊主得以为你要买白菜呢。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现在年轻人追老唱片、收绝版书的现象越来越多。要我说啊,这本质上就是在找现代版的“梵册贝叶”。就像我闺蜜集齐了全套80年代漫画杂志,那劲头跟考古学家挖文物似的。你说这些老物件真有多大实用价值?未必,但那份文化沉淀感,就跟捧着贝叶经是一个道理。

话说回来,现在都数字时代了,真正的贝叶经早进了博物馆。但咱们生活中处处能找到精神层面的“梵册贝叶”——比如爷爷抽屉里发黄的家书,奶奶压在箱底的嫁衣。这些东西看着普通,可承载的记忆重量,不比任何典籍轻半分。下次翻到老照片时不妨想想:这不就是咱家的传家宝吗?

最后扯句闲篇儿,我总觉得“梵册贝叶”这个词自带时光滤镜。用它的时候眼前会自动浮现烛光下誊抄经卷的画面,那种专注劲儿搁现在就叫“工匠精神”。所以别看这成语年头久,用对了地方,照样能在朋友圈文案里闪闪发光,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梵册贝叶"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