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ǔ
  • shuǐ
  • sh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ǔ shuǐ wú shān

成语解释:楚地的水,吴地的山。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属地域。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牙书》:“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南方一带

繁体字形:楚水吴山

英文翻译:Chushui Wushan

楚水吴山的意思

楚:1.古书上指牡荆。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供药用。2.痛苦:苦楚。3.清晰;整齐:清楚。衣冠楚楚。4.周朝国名(?—前223)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湖南、湖北一带。为秦所灭。5.朝代名。十国之一(907—951)。马殷建立。建都长沙,后为南唐所灭。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吴:1.周朝国名(?—前473)。在今江苏、安徽、浙江一带,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公元前473年为越所灭。2.朝代名。1.三国之一(222—280)。孙权建立。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建都建业(今南京),国号吴,也称孙吴或东吴。为晋所灭。2.十国之一(902—937)。杨行密建立。建都广陵(今江苏扬州)。为南唐所灭。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成语评论

哎哟喂,你听说过“楚水吴山”这个成语吗?这可不是说楚国和吴国在抢地盘,而是专门用来形容江南一带的山水美景。比如老王去苏州旅游,回来就念叨:“你瞅瞅那太湖边的芦苇荡,配上远处的青砖白墙,活脱脱就是‘楚水吴山’的真人实景图啊!”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为啥古人非用‘楚水吴山’来夸江南?”嘿,这事儿得从战国时期说起。那时候楚国和吴国交界处正好是现在江浙沪包邮区,水网密布、层峦叠翠。就像现在咱们刷短视频看到的乌镇游船,船夫一篙子下去,水面波纹荡开的样子,可不就是“楚水”的现代演绎嘛!

说到这儿,突然想起去年清明去杭州的经历。当时站在九溪烟树的石桥上,看着溪水叮咚流过茶园,突然就明白了什么叫“人在画中游”。同行的导游大姐还打趣:“要说这‘吴山’的妙处啊,就像你们年轻人说的氛围感——云雾缭绕时是水墨画,阳光灿烂时就成了油画。”

可能有朋友会疑惑:“现在都5G时代了,这老成语还派得上用场?”您还别说,上周朋友圈就有人晒无人机拍的千岛湖全景,配文写着:“楚水吴山新皮肤已上线!”要我说啊,这成语就像个百搭滤镜,甭管是古时候的扁舟蓑衣,还是现在的游艇民宿,套上去都毫无违和感。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年轻人更爱说“绝绝子”“yyds”,但偶尔用用“楚水吴山”这种词儿,反倒显得特有文化底蕴。就像我表弟上次带女朋友去黄山,人家姑娘看着云海说了句“这也太楚水吴山了吧”,当场就把00后小伙儿给整懵圈了——您瞧瞧,这老词儿还能制造浪漫悬念呢!

说到底,“楚水吴山”就像个活化石,见证着中国人对自然山水的永恒钟情。下次要是见着“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甭管是实体景区还是游戏里的虚拟地图,甩出这个成语绝对能提升格调。您要是不信?嘿,下回去江南旅游时试试就知道啦!

"楚水吴山"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