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uò
  • xuè
  • mǎn
  • xi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uò xuè mǎn xiù

成语解释:谓奋槊进击,血染征袍。形容英勇战斗。

成语出处:唐·刘知畿《史通·模拟》:“至王劭《齐志》,述高季式破敌于韩陵,追奔逐北,而云‘夜半方归,槊血满袖’。”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状语;指战斗

繁体字形:槊血滿袖

英文翻译:Full of blood

槊血满袖的意思

槊:古代兵器,杆儿比较长的矛。

血:[xuè]1.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红色,有腥气,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也叫血液。2.有血统关系的:血亲。血缘。3.比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4.指月经。5.姓。[xiě]义同“”(xuè):流了一点血。吐了两口血。

满:1.全部充实;达到容量的极点:会场里人都满了。装得太满了。2.使满:满上这一杯吧!3.达到一定期限:假期已满。不满一年。4.全;整个:满身油泥。满屋子的烟。5.完全:满不在乎。满有资格。6.满足:满意。心满意足。7.骄傲:自满。满招损,谦受益。8.姓。9.满族:满人。

袖:1.袖子:袖口。短袖儿。2.藏在袖子里:袖着手。袖手旁观。

成语评论

槊血满袖”这个成语,你听说过吗?它字面意思是“长矛上的血染红了衣袖”,用来形容激烈战斗后的惨烈场景。比如《三国演义》里张飞横矛当阳桥时,若有人写“张飞槊血满袖,喝退百万曹兵”,是不是瞬间有了画面感?不过别急着把它和“英勇无敌”划等号——这成语更像在说“代价惨重”,而非单纯的胜利。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血腥的画面,放在今天还有意义吗?举个例子,某创业团队拼尽全力完成项目后,负责人开玩笑说“我们这三个月简直是槊血满袖啊”,既承认了过程的艰辛,又带着苦尽甘来的幽默。其实成语的现代用法,更多是在强调“付出巨大努力”,而不必拘泥于字面含义。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这个成语常被误认为专属于武将。但试想,一位医生在连续抢救病人后,白大褂沾满血渍,同事说“你这真是现代版槊血满袖”,是不是意外贴切?这种跨时空的比喻,恰恰说明汉语的生动性——关键不在场景是否完全对应,而在于能否传递那种“全力以赴”的精神状态。

个人觉得,这类带有历史厚重感的成语,使用时要注意语境。比如在正式报告中用“槊血满袖”可能略显夸张,但在文学创作或朋友间的调侃中,反而能成为点睛之笔。就像吃重庆火锅,麻辣程度要因人而异,成语的运用也要看场合。毕竟语言是活的,懂得变通才能让传统文化真正“活”在现代对话里。

最后留个思考题:如果把“槊血满袖”翻译成英文,你会怎么处理?直译会丢失意境,意译又可能偏离本义。这个难题恰好印证了汉语的独特魅力——有些文化密码,注定要在母语的土壤里才能开出最美的花。

"槊血满袖"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