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éng
  • dǎo
  • sh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éng dǎo shù wò

成语解释:见“横躺竖卧”。

成语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七回:“满院横倒竖卧七长八短的一地死和尚。”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横倒竪臥

英文翻译:lie in disorder

横倒竖卧的意思

横:[héng]1.跟地面平行的(跟“竖、直”相对):横额。横梁。2.地理上东西向的(跟“纵1”相对):黄河横贯本省。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1”相对):横队。墙上横着写着几个大字。4.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垂直的(跟“竖、直、纵1”相对):横剖面。人行横道。横着切一刀。5.使物体成横向:把扁担横过来。6.纵横杂乱:横生。横流。血肉横飞。7.与“横”(hèng)8.义相近,但只用于成语或文言词中。9.汉字的笔画,平着由左向右,形状是“一”。10.横竖;反正:我横不那么办!。事情是你干的,我横没过问。11.姓。[hèng]不吉利的;意外的:横事。横祸。

倒:[dǎo]1.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2.对调,转移,更换,改换: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dào]1.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倒立。倒挂。倒影。倒置。2.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倒水。倒茶。3.反过来,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贴。4.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车。5.却:东西倒不坏,就是旧了点。

竖:1.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竖井。竖琴。2.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跟“横”相对):画一条竖线。竖着再挖一道沟。3.使物体跟地面垂直:竖电线杆。把柱子竖起来。4.汉字的笔画,从上一直向下,形状是“。”。5.年轻的仆人:竖子。

卧:1.躺下:仰卧。卧倒。病得很重,在床上卧了三天。2.使婴儿躺下:把小孩儿卧在炕上。3.(动物)趴:卧牛。鸡卧在窝里。4.睡觉用的:卧室。卧房。卧铺。5.指卧铺:硬卧。软卧。6.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里煮:卧个鸡子儿。

成语评论

横倒竖卧”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在描述什么混乱场景?举个例子:台风过后,院子里晾衣杆横倒竖卧,花盆碎了一地,连小猫都躲在墙角不敢动弹。这种画面感强烈的表达,能让读者瞬间脑补出狼藉的场面。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物体吗?其实不然。在茶楼听评书时,说书先生一拍醒木:“只见那侠客横倒竖卧在酒馆长凳上,怀里还抱着半坛子烧刀子。”这里既描绘了人物姿态的随意,又暗示着江湖儿女的洒脱不羁。

日常使用要注意什么?关键在把握“无序状态”这个核心。比如形容书架上的书横倒竖卧,比单纯说“书乱了”更有画面张力。但若说“书架横倒竖卧”就闹笑话了,毕竟整个书架不可能同时呈现多种倾倒状态。

现代生活中这个成语正焕发新活力。上周去朋友家聚会,推开门就看见乐高零件横倒竖卧铺满地毯,三岁萌娃正举着半截机器人笑得见牙不见眼。这种生动场景的描绘,远比“玩具撒得到处都是”更具感染力。

有个有趣现象:很多年轻创作者会在网络小说里这样写——“月光横倒竖卧地泼在青石板上”。这属于创造性误用,虽然不符合成语本意,却意外营造出月光碎裂流淌的视觉效果。语言本就是流动的,或许再过二十年,词典里的释义也会扩展出新的注解。

记得中学时老师教过个小技巧:当需要强调混乱中带着自然韵律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就像山间溪流冲刷出的鹅卵石,看似横倒竖卧,实则暗合水流走向。这种观察事物的视角,让我后来写游记时多了几分灵动。

下次整理房间时,若看见充电线在插座旁纠缠,运动鞋东一只西一只,不妨笑着自嘲:“我这书桌周边,真是万物横倒竖卧。”生活里的不完美,换个角度看倒成了诗意点缀。语言就像调色盘,关键看我们怎么调配这些生动的表达。

横倒竖卧的造句

  1. 造句 循声往里,在卫生间门口就看见了满地横倒竖卧的一个群殴场面。
  2. 造句 终于,在顶楼的娱乐室发现横倒竖卧着很多人,粥粥抢先一步跑进去查看。
  3. 造句 顾正坚伸手一指战场上横倒竖卧的尸体:“这便是陆帮主所得的好处?”。
  4. 造句 几棵粗壮的杏树,枝繁叶茂,青涩的杏子把树枝压得低低垂垂,就像一顶绿色的大伞,树下横倒竖卧地铺着一层干杂草。
  5. 造句 随手又扔出几个冷烟火,照得周围一片通明,果然不止两具尸体,全边的地上,横倒竖卧着四具男尸。
  6. 造句 满桌的新鲜牛羊肉等食材一应俱全,附近的墙角边堆放着一个硕大的木桶,里面半桶水半桶冰,啤酒饮料的泡在桶里横倒竖卧,飘荡起一丝丝的白色雾气。
  7. 造句 几个大汉还没接近公孙雅梦,楚云立刻出手,扑、扑几声巨响,灵源村街道中间几个大汉横倒竖卧的躺在街道上,眼看着进去的气少出来的多,几个大汉眨眼间毙命。

"横倒竖卧"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