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éng dāo yuè mǎ
成语解释:犹言横戈跃马。
成语出处: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四十八回:“上元帅白从辉横刀跃马,望南阵冲来。樊爱能、何徽抵敌不住,弃战回马而走。”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在战场上作战的神态
繁体字形:横刀躍馬
英文翻译:gallop ahead with sword drawn
横:[héng]1.跟地面平行的(跟“竖、直”相对):横额。横梁。2.地理上东西向的(跟“纵1”相对):黄河横贯本省。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1”相对):横队。墙上横着写着几个大字。4.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垂直的(跟“竖、直、纵1”相对):横剖面。人行横道。横着切一刀。5.使物体成横向:把扁担横过来。6.纵横杂乱:横生。横流。血肉横飞。7.与“横”(hèng)8.义相近,但只用于成语或文言词中。9.汉字的笔画,平着由左向右,形状是“一”。10.横竖;反正:我横不那么办!。事情是你干的,我横没过问。11.姓。[hèng]不吉利的;意外的:横事。横祸。
刀:1.切、割、削、砍、铡用的工具,一般用钢铁制成:菜刀。镰刀。铡刀。铣刀。一把刀。2.用于劈或刺的兵器:大刀。朴刀。刺刀。3.形状像刀的东西:冰刀。双刀电闸。4.计算纸张的单位,通常一百张为一刀。5.姓。
跃:1.跳:跳跃。飞跃。一跃而过。2.姓。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提到“横刀跃马”,你脑中会浮现怎样的画面?是古装剧里武将冲锋陷阵的英姿,还是武侠小说中侠客决战的场景?这个成语本意指手持兵器、跨马作战的勇猛姿态,如今更多被用来比喻直面挑战的果敢精神。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横刀跃马”的劲头吗?看看凌晨四点的办公楼就知道了。创业团队为赶项目进度集体熬夜时,会议室白板上密密麻麻的思维导图像不像作战地图?设计师推翻第20版方案时敲击键盘的声响,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战鼓?这里没有真实的刀光剑影,但每个决策背后都需要当年武将破阵的魄力。
有个真实案例值得思考。某科技公司遭遇核心技术被“卡脖子”时,研发总监在动员会上说:“现在正是横刀跃马的时候。”他们用八个月时间实现了技术突围,这个过程就像古代骑兵突破重围——既要精准判断突围方向,又要保持团队冲锋的节奏。这种现代商战中的“横刀跃马”,少了些血腥气,多了些智慧博弈。
有人认为这种比喻过于暴力,不符合现代价值观。但换个角度看,成语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就像马拉松选手最后五公里的咬牙坚持,急诊科医生连续抢救病人的专注状态,本质上都是“横刀跃马”精神的当代表达。关键不在于外在形式,而是那种破釜沉舟的决断力。
我曾在登山时亲身体验过这种状态。面对近乎垂直的冰壁,向导那句“现在需要横刀跃马的勇气”点醒了我——冰镐代替了战刀,登山靴替代了马鞍,但克服恐惧、专注当下的心志,与古人策马迎敌时的状态何其相似。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或许正是成语的生命力所在。
下次遇到棘手难题时,不妨想象自己手握缰绳的触感。真正的“横刀跃马”从来不是鲁莽硬闯,而是看清形势后的主动出击。就像暴雨中的海燕不会因为翅膀沉重就放弃飞翔,生活中的勇者也总能在逆风时刻找到突破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