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éng qiǎng yìng duó
成语解释:谓用强力夺取。
成语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你瞧他们爷儿们、娘儿们,这阵横抢硬夺的,还了得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横搶硬奪
英文翻译:Grab and grab
横:[héng]1.跟地面平行的(跟“竖、直”相对):横额。横梁。2.地理上东西向的(跟“纵1”相对):黄河横贯本省。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1”相对):横队。墙上横着写着几个大字。4.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垂直的(跟“竖、直、纵1”相对):横剖面。人行横道。横着切一刀。5.使物体成横向:把扁担横过来。6.纵横杂乱:横生。横流。血肉横飞。7.与“横”(hèng)8.义相近,但只用于成语或文言词中。9.汉字的笔画,平着由左向右,形状是“一”。10.横竖;反正:我横不那么办!。事情是你干的,我横没过问。11.姓。[hèng]不吉利的;意外的:横事。横祸。
抢:[qiǎng]1.夺,硬拿:抢劫。抢夺。2.赶快,赶紧,争先:抢先。抢占。抢购。抢攻。3.刮,擦:磨剪子抢菜刀。4.当面责备或讽刺:抢白他一顿。[qiāng]1.碰,撞:呼天抢地。2.同“戗”。[chēng]1.〔抢攘〕纷乱的样子,如“支离抢攘兮,遭世孔疚”。2.(搶)
硬:1.物体内部的组织紧密,受外力作用后不容易改变形状(跟“软”相对):坚硬。硬木。硬煤。2.(性格)刚强;(意志)坚定:强硬。硬汉子。话说得硬。3.坚决或执拗地(做某事):不让他去,他硬要去。4.勉强地(做某事):硬撑。他一发狠,硬爬上去了。5.(能力)强;(质量)好:硬手。货色硬。
夺:1.强取;抢:掠夺。巧取豪夺。从歹徒手里夺过凶器。强词夺理。2.争先取到:夺冠。夺红旗。3.胜过;压倒:巧夺天工。先声夺人。4.使失去:剥夺。褫夺。5.失去:勿夺农时。6.作决定:定夺。裁夺。7.(文字)脱漏:讹夺。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比如在超市排队结账,突然有人插队,还理直气壮地推开你的购物车。这种行为就可以用“横抢硬夺”来形容——明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却用蛮力或权势强行占有。
核心问题来了: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举个例子,某科技公司高管李强曾说:“初创团队辛苦研发三年的技术专利,被大公司横抢硬夺据为己有。”这里既描绘了强势方的霸道,也暗示了弱势方的无奈,正是成语的典型用法。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抢夺有什么区别?关键在“横”和“硬”这两个字。就像邻居张阿姨家发生的事:她精心培育的月季花墙,被开发商用推土机横抢硬夺地铲平,连补偿协商都没有。这种带有“仗势欺人”意味的行为,才是成语的精髓所在。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中的“横抢硬夺”更值得警惕。比如某些直播平台利用算法优势,将创作者的内容直接搬运到自家平台。看似文明的行为,本质上仍是披着技术外衣的强取豪夺。这提醒我们:规则意识比拳头更重要。
再来看个历史案例。明朝万历年间的矿税太监,打着皇命旗号横抢硬夺百姓财产,最终激起民变。这告诉我们:任何形式的强取行为,终将引发反抗。就像今天的商业竞争,与其强行掠夺,不如专注提升自身实力。
或许有人疑惑:成语只能用在负面场景吗?其实不然。作家老舍在《四世同堂》里写过:“侵略者横抢硬夺的行为,反而激起了全民的斗志。”这里既保留了成语的本意,又传递出逆境中的积极力量,可见语言运用的巧妙。
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共享单车被人私自上锁占用,小区公共绿地被改建私人花园,这些都是现代版的横抢硬夺。但值得欣慰的是,随着法治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规则守护公平,这或许就是文明进步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