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éng huò fēi zāi
成语解释:同“横殃飞祸”。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四折:“非是我假虚脾爱使乖,也只怕粉脸香腮,引动你密意幽怀,倒做了横祸飞灾。”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意外的灾祸
繁体字形:横禍飛災
英文翻译:Disaster in the wind
横:[héng]1.跟地面平行的(跟“竖、直”相对):横额。横梁。2.地理上东西向的(跟“纵1”相对):黄河横贯本省。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1”相对):横队。墙上横着写着几个大字。4.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垂直的(跟“竖、直、纵1”相对):横剖面。人行横道。横着切一刀。5.使物体成横向:把扁担横过来。6.纵横杂乱:横生。横流。血肉横飞。7.与“横”(hèng)8.义相近,但只用于成语或文言词中。9.汉字的笔画,平着由左向右,形状是“一”。10.横竖;反正:我横不那么办!。事情是你干的,我横没过问。11.姓。[hèng]不吉利的;意外的:横事。横祸。
祸:1.灾难;不幸的事或情况。与“福”相对:灾祸。闯祸。2.损害:祸国殃民。
飞:1.(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飞蝗。鸟飞了。2.利用动力机械在空中行动:飞行。明天有飞机飞上海。3.在空中飘浮游动:飞云。飞沙走石。飞雪花了。4.形容极快:飞奔。飞跑。飞涨。5.挥发:盖上瓶子吧,免得香味儿飞了。樟脑放久了,都飞净了。6.意外的;凭空而来的:飞灾。飞祸。流言飞语。7.姓。
灾:1.自然界造成的或人为的祸害:水灾。兵灾。2.个人遭遇的祸患:没病没灾。3.“菑”,另音zī
“横祸飞灾”这个词听起来挺吓人的,但具体怎么用呢?比如老王刚买的新车被追尾,他苦笑着说:“真是人在路上走,祸从天上来。”这句话里的“祸”不是他主动招惹的,而是突然发生的意外,恰好对应了成语中“横祸飞灾”的场景。这时有人可能会问:这类意外真的无法避免吗?其实重点不在于能否完全避开,而在于我们如何用积极心态面对突发事件。
再看另一个例子:小美公司突然宣布裁员,她毫无准备就丢了工作。同事安慰她:“谁也不想遇到这种横祸飞灾,但你的业务能力这么强,换个平台说不定发展更好。”这里既承认了变故的突发性,又引导出转机可能。有人或许疑惑:成语只能用在负面事件里吗?观察发现,它更多用于强调事件的“意外属性”,具体后续发展其实取决于当事人的应对方式。
去年社区遭遇台风,张大爷家院子的大树被刮倒砸坏了屋顶。社区志愿者帮忙时感叹:“天灾人祸最考验邻里关系,大家互帮互助反而让小区更团结了。”这让我想到,很多成语表面在说困境,实则暗含转机。就像揉面团需要突然的外力,生活中某些“横祸”或许正是打破惯性的契机。
有人问:用这个成语会不会显得消极?关键在于语境把控。比如小李创业失败,朋友如果说“别把这次当横祸飞灾,就当是交了个实战MBA的学费”,瞬间就把沉重感转化为成长视角。我发现现代人使用这类成语时,越来越注重在承认现实的同时传递希望,这种语言进化挺有意思的。
记得有次在急诊室看到个被宠物狗绊倒骨折的老太太,她自嘲道:“养了十年狗都没事,今天倒遇上飞来的灾了。”医护人员都被她乐观的态度感染。这让我意识到,成语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准确描述,更在于使用者在具体情境中赋予的情感温度。面对意外时,选择用幽默还是悲情来诠释,往往决定了事情后续的走向。
最后想说,语言就像工具箱,“横祸飞灾”这个工具本身没有好坏,重点是我们用它构建什么样的故事。下次遇到突发状况时,不妨试试换个说法:把“怎么这么倒霉”改成“看来要解锁新剧情了”,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心理缓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