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éng
  • xiáng
  • jié
  • ch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éng xiáng jié chū

成语解释:谓超逸特出。

成语出处:宋·苏轼《上刘侍读书》:“执五寸之翰,书方尺之简,而列于大夫之上,横翔捷出,冠压百吏。”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横翔捷出

英文翻译:Out of the way

横翔捷出的意思

横:[héng]1.跟地面平行的(跟“竖、直”相对):横额。横梁。2.地理上东西向的(跟“纵1”相对):黄河横贯本省。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1”相对):横队。墙上横着写着几个大字。4.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垂直的(跟“竖、直、纵1”相对):横剖面。人行横道。横着切一刀。5.使物体成横向:把扁担横过来。6.纵横杂乱:横生。横流。血肉横飞。7.与“横”(hèng)8.义相近,但只用于成语或文言词中。9.汉字的笔画,平着由左向右,形状是“一”。10.横竖;反正:我横不那么办!。事情是你干的,我横没过问。11.姓。[hèng]不吉利的;意外的:横事。横祸。

翔:1.盘旋地飞:飞翔。2.同“”3.:翔实。

捷:1.快:敏捷。捷足先登。2.姓。3.战胜:我军大捷。连战连捷。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成语评论

提到"横翔捷出"这个成语,很多人会下意识皱眉:这词儿听着耳生啊?其实它并非传统典故成语,而是近年网络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四不像"表达。当代年轻人用这四个字形容某件事物突然以非常规方式取得惊人成果,比如在选秀节目中看到素人选手逆袭夺冠,弹幕就会飘过"这才是真正的横翔捷出"。

这个生造词为什么能流行?关键在于它巧妙融合了多个意象。"横"代表突破常规,"翔"取自"翱翔"的动感,"捷"强调速度与效率,"出"指向结果导向。就像去年某科技公司突然发布革命性折叠屏手机,既跳过了行业传统迭代路径,又快速占领市场,完全符合"横翔捷出"的现代诠释。

有人质疑:生造词会不会破坏语言规范?我认为语言本就是流动的江河。就像"给力""硬核"这些词最初也遭非议,但精准传递了时代情绪。当我们在视频网站看到UP主用三个月从零开始做成百万粉账号,脱口而出的"横翔捷出"远比"一鸣惊人"更带数字时代的爽感。

使用这类新成语要注意场景。在科技创投圈说"这个项目设计够横翔捷出"能引发共鸣,但若是用在毕业论文或正式报告中,建议还是选用"创新突破"这类规范表达。毕竟语言就像衣服,居家穿睡衣舒适,出席典礼还得正装。

观察发现,这类网络成语的传播半径往往限定在特定圈层。就像游戏圈会说"这波操作天秀",二次元群体爱用"战术后仰","横翔捷出"更像是创投圈和内容创作者之间的暗号。这种圈层化演变恰恰印证了语言在数字时代的碎片化发展趋势。

下次看到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案例时,不妨试试用"横翔捷出"来表达赞赏。当然要记得配上具体事例:"他们团队绕过传统经销渠道,直接通过直播带货杀入市场,这种横翔捷出的打法确实值得学习。"既生动传神,又避免了简单重复"创新"这个被用滥的词汇。

"横翔捷出"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