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ān
  • ruò
  • píng
  • shē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uān ruò píng shēng

成语解释:平生:平素;平时。像平素久已相交一样地欢乐。

成语出处:清 张元赓《张氏卮言 陈友石》:“即邀至船中,茶罢对奕,欢若平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状语;指像平素久以相交一样地欢乐

繁体字形:歡若平生

英文翻译:To live happily

欢若平生的意思

欢:1.快乐;高兴:欢喜。欢乐。欢迎。欢送。欢呼。2.指所喜爱的人(多指情人):新欢。3.起劲;活跃:火着得很欢。雨越下越欢。文娱活动搞得挺欢。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平:1.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平坦。马路很平。把纸铺平了。2.使平:平了三亩地。把沟平了种庄稼。3.两相比较没有高低、先后;不相上下:平辈。平列。平局。平起平坐。这场球赛双方打平了。4.达到相同的高度:平槽。平了世界记录。5.平均;公平:平分。持平之论。6.安定:风平浪静。心平气和。7.用武力镇压;平定:平叛。平乱。8.抑止(怒气):你先把气平下去再说。9.经常的;普通的:平时。平淡。10.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成语评论

欢若平生”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形容两个人虽然初次见面,但相处得像老朋友一样自然。比如在咖啡馆里偶遇陌生人,聊起共同爱好时,双方放下拘谨开怀大笑,这种场景就能用“欢若平生”来描述。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这个词在现代生活中不太常见?其实这和现代人的社交模式有关——线上交流多依赖标签化的“身份”,而线下见面时反而容易拘谨。但反过来说,如果能像成语描述的那样放下预设,真诚交流的机会反而更多了。

举个真实场景的例子:公司新来的实习生小张第一次见客户,紧张得手心冒汗。客户王总却主动聊起两人都喜欢的登山运动,半小时后他们已经在讨论周末的徒步路线。这种打破隔阂的瞬间,正是“欢若平生”最生动的注解。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的适用场景远比想象中广泛。比如多年未见的亲戚突然造访,刚开始难免生疏,但当聊起童年趣事时,那种自然流露的亲密感,同样符合“欢若平生”的意境。这说明情感共鸣远比时间长短更重要。

个人认为,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欢若平生”的能力正在变成一种稀缺品质。当人们习惯用朋友圈点赞代替真实互动时,能快速建立深度连接的人反而显得珍贵。下次遇到新朋友时,不妨试着放下手机,或许就能体会到这个成语描绘的美妙状态。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真诚是使用这个成语的前提。如果只是表面客套却硬要套用“欢若平生”,反而会显得虚伪。就像武侠小说里高手过招讲究心意相通,真正的情感共鸣从来不需要刻意为之。

欢若平生的造句

  1. 造句 在旅游团的大巴士上,我与邻座小张,初次相见,却欢若平生,天天在一起爬山涉水饱览祖国的河山。
  2. 造句 在旅游团的大巴士上,我与邻座小张初次相见,却欢若平生。
  3. 造句 奥伦达部落,与你欢若平生2012年12月27日12:39东方今报。
  4. 造句 醉欢楼里醉生梦死,欢好闺中欢若平生。
  5. 造句 平安夜祝福点评语:人品:公平正直。性格:四平八稳。特点:平易近人。家庭:歌舞升平。事业:平步青云。财运:七平八满。健康:心平气定。总结:平安无事。希望:欢若平生。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