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 shàng mán xià
成语解释: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成语出处:唐 元结《奏免科率状》:“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欺上瞞下
英文翻译:conceal the true state of affairs from above and below oneself
欺:1.欺骗:自欺欺人。童叟无欺。2.欺负:仗势欺人。欺人太甚。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瞒:[mán]1.隐藏实情,不让别人知道:瞒哄。隐瞒。瞒天过海。2.〔瞒瞒〕贪爱酒色的样子。3.闭目的样子。[mén]惭愧的样子。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欺上瞒下”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某公司部门经理为了掩盖项目进度拖延的问题,向上级汇报时夸大成果,对下属却隐瞒资源不足的实情。这种“报喜不报忧”的行为,就像给蛋糕抹奶油——表面光鲜,内里可能已经发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想象小区物业收取高额维修基金,却在公示账目时故意漏掉大额开销。当业主追问细节,负责人就搬出专业术语搪塞。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操作,本质上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编织的双重谎言。
有意思的是,这种行为往往会产生反效果。就像往气球里不断吹气,虽然暂时能膨胀,但迟早会爆破。某地曾有位基层干部虚报扶贫成果,结果上级突击检查时,村民直接拿出真实数据对比——这种“纸包火”的闹剧,最终损害的是整个组织的公信力。
我们不妨思考:为什么现代职场依然存在这种现象?或许因为某些管理体系过分注重表面数据,就像用体重秤衡量健康程度,反而催生了各种投机取巧。但值得欣慰的是,随着信息化工具普及,很多企业开始推行透明化管理系统,比如将任务进度实时同步到共享平台,这就像给工作流程装上“全景天窗”。
观察发现,真正高效的团队往往具备“问题可视化”的勇气。就像航海时把冰山位置标在航线图上,虽然看起来增加了风险,实则避免了更大的危机。个人认为,与其在谎言中走钢丝,不如建立容错机制——毕竟,承认疏漏有时比假装完美更能赢得信任。
当遇到需要“欺上瞒下”的诱惑时,不妨换个角度想:与其费心编造两个版本的剧本,不如专注解决实际问题。就像疏通堵塞的下水道,虽然过程费力,但长远来看反而更省时省力。毕竟,真实的力量就像竹子生长——表面看似缓慢,地下的根系其实在持续积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