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 dà yā xiǎo
成语解释:欺骗强大的,压迫弱小的。
成语出处:元 马致远《汉宫秋》楔子:“为人雕心雁爪,做事欺大压小,全凭谄佞奸贪。”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欺大壓小
英文翻译:Bullying the big over the small
欺:1.欺骗:自欺欺人。童叟无欺。2.欺负:仗势欺人。欺人太甚。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压:[yā]1.从上面加力:压住。压碎。压缩。泰山压顶。2.用威力制服、镇服:镇压。压服。压迫。3.控制,使稳定,使平静:压价。压住阵脚。4.搁置:积压。5.逼近:大兵压境。6.赌博时在某一门上下注:压宝(亦作“押宝”)。[yà]1.〔压根儿〕根本,从来,如“我压根儿压就不理解这件事”。2.(壓)
小: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小雨。矮小。短小精悍。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小事。小节。小题大作。小打小闹。3.时间短:小坐。小住。4.年幼小,排行最末:小孩。5.谦辞:小弟。小可。小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6.妾:小房。
“欺大压小”这个词,乍一听有点矛盾——既然都“大”了,为啥还要“压小”?其实它描述的是用强势地位或资源去压制比自己弱势的一方,本质上是一种失衡的权力关系。比如公司里,领导用职位便利对下属挑刺儿发泄情绪;学校里,高年级学生抢低年级的饭卡还威胁不准告状。这时候,“大”不一定指年龄或体格,更多是权力、资源的碾压。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总有人喜欢“欺大压小”?心理学有个概念叫“踢猫效应”——被上级骂的人,转头欺负更弱小的对象来发泄情绪。比如被甲方折磨的销售经理,回家对着孩子大吼大叫。这种“转移性攻击”背后,暴露的是当事人对自身无能的逃避。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我的经验是:别硬碰硬,但也不能怂。曾经有个同事总爱抢我的项目功劳,我直接在周会上用数据复盘工作流程,把分工细节摊开讲。后来他再也没伸手——有时候亮出底线比撕破脸更有效。就像《孙子兵法》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用策略保护自己才是长久之道。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社会总在默许这种行为?去年小区物业乱涨停车费,80%的业主群里骂得凶,最后只有三位阿姨带头组织维权。当多数人抱着“忍忍就算了”的心态,实际上给了“欺压者”继续膨胀的空间。这让我想起《黑天鹅》里的观察:系统性风险往往源自无数个体的沉默。
换个角度看,“欺大压小”的反面恰恰是“强者扶弱”。我们公司技术部有个传统:新人代码出错,主管必须当众讲解修改思路而不是直接批评。这种“强者主动托举”的文化,反而让团队离职率比行业低40%。可见,真正的强大不在于能压制多少人,而在于能成就多少人。
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才会长苔藓。当我们在公交车上制止抢座的大妈,在工作群纠正领导传达的错误信息,这些微小的抵抗就像凿开天花板的钉子——虽然细,但光终究会透进来。这个世界不会自动变好,需要每个普通人在自己的坐标里守住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