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ōng
  • sò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ē gōng sòng dé

成语解释:颂扬功绩和德行。现多含阿谀奉承的意思。功:功绩。德:德行。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民皆歌乐之,颂其德。”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謌功頌惪

英文翻译:flatter

歌功颂德的意思

歌:1.能唱的文辞或歌曲:诗歌。民歌。2.歌唱:载歌载舞。

功:1.功劳(跟“过”相对):立功。记一大功。2.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多指较大的):教育之功。功亏一篑。大功告成。好大喜功。3.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功。功架。基本功。4.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颂:1.颂扬:歌颂。2.祝颂(多用于书信问候):敬颂大安。3.周代祭祀时用的舞曲,配曲的歌词有些收在《诗经》里面。4.以颂扬为目的的诗文:《祖国颂》。5.姓。

德:1.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德育。美德。德才兼备。2.心意;志向:同心同德。离心离德。3.恩惠;好处:感恩戴德。4.德国的简称。

成语评论

提到“歌功颂德”,你脑海中是不是立刻浮现出古代大臣给皇帝写奏章的场面?比如《史记》里记载的“群臣皆贺,顿首称万岁”,这种直白的赞美虽然常见,但成语背后的逻辑其实更微妙。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公司年会上,领导提到团队“劳苦功高”时,台下有人接话:“还不是靠张总运筹帷幄!”这种既夸团队又捧领导的表达,就是典型的现代版歌功颂德。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明知有些赞美过头了,还是乐此不疲?说白了,这就像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谁都爱听好话,但分寸拿捏才是真本事。

再看《三国演义》里的名场面,诸葛亮夸刘备“仁德布于四海”,表面是颂扬,实则暗含劝谏意味。这种高级操作提醒我们:歌功颂德未必都是谄媚。关键要看说话者是否真心,以及是否夹带私货。就像现在朋友圈给老板点赞,有人是真心佩服,有人可能只是求个年终奖。

有个现象特别有意思:当小区物业修好路灯,大妈们在业主群刷屏“功德无量”时,往往真的能促使物业更积极工作。这说明适度的正面反馈能形成良性循环。但反过来说,如果某明星吸毒被抓,粉丝还在超话里刷“哥哥永远没错”,这就变成盲目崇拜了。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需要重新定义“歌功颂德”。就像给外卖小哥打五星时写两句暖心评语,这种真诚的肯定比机械式赞美更有价值。毕竟,健康的赞美应该像做菜放盐——太少则乏味,太多会齁嗓,适量才能提鲜。

最后留个思考题:当你听到同事被夸“当代活雷锋”时,会下意识觉得这是场面话还是真心话?其实判断标准很简单:如果这句话说完后,大家自发鼓掌而不是尴尬微笑,那多半是真心的认可。说到底,真正的功绩从来不需要镀金,就像老话说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歌功颂德的造句

  1. 造句 欢欣鼓舞,歌功颂德,歌唱祖国,祖国统一,国防力量,国徽闪闪,国家主权,庆祝生日,富丽堂皇。
  2. 造句 不是我歌功颂德,这几年村里在你的带领下,变化真大呀!
  3. 造句 听到他舍己救人的事迹,会场上响起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4. 造句 这种纯为当权者歌功颂德的文章,缺乏文学生命力。
  5. 造句 他一味地为经理歌功颂德,极尽谄媚之能事,惹人反感。
  6. 造句 有些主管只喜欢听人歌功颂德,却不愿意接受建言。
  7. 造句 当权者若只爱听歌功颂德的话,却不爱听真心话,终将被人民唾弃。
  8. 造句 这些肉麻的歌功颂德之辞,徒然令人生厌。
  9. 造句 一面民众哀号,一面是官员强迫百姓为他们歌功颂德。
  10. 造句 五四青年节日到,问候短信不可少;歌功颂德太俗套,甜言蜜语太花哨;达到目的最重要,就是要你对着短信笑笑。青年节快乐!

"歌功颂德"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