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ē lóu wǔ guǎn
成语解释:指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
成语出处:明·刘基《郁离子·天道》:“是故碎瓦颓垣,昔日之歌楼舞馆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泛指歌舞场所
繁体字形:歌楼舞馆
英文翻译:Dance hall
歌:1.能唱的文辞或歌曲:诗歌。民歌。2.歌唱:载歌载舞。
楼:1.楼房:大楼。教学楼。高楼大厦。一座楼。2.楼房的一层:一楼(平地的一层)。一口气爬上十楼。3.(楼儿)房屋或其他建筑物上加盖的一层房子:城楼。箭楼。钟楼。4.用于某些店铺的名称:茶楼。酒楼。银楼。5.姓。
舞:1.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舞蹈。舞技。舞姿。舞会。舞剑。舞女。舞曲。舞台。2.耍弄:舞弊。舞文弄墨。
馆:1.招待宾客居住的房屋:宾馆。旅馆。2.一个国家在另一国家办理外交的人员常驻的处所:使馆。领事馆。3.(馆儿)某些服务性商店的名称:理发馆。照相馆。饭馆儿。4.收藏、陈列文物或进行文体活动的场所:博物馆。天文馆。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5.旧时指塾师教书的地方:坐馆。家馆。
"歌楼舞馆"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歌舞表演的场所,但实际使用时往往带有"沉迷享乐、虚度光阴"的暗示。比如有人会说:"他整日流连歌楼舞馆,全然不知家中生意已日渐萧条。"这个例子生动展示了成语的贬义色彩——用热闹的娱乐场所比喻不务正业的状态。
可能有读者会问:现在KTV、酒吧这么多,用这个成语合适吗?其实成语的生命力在于灵活运用。比如描述当代现象可以说:"短视频刷得停不下来,手机成了新时代的歌楼舞馆。"这种用法既保留成语本意,又赋予现代解读,反而比直白的批评更有韵味。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制造反差。比如《红楼梦》里贾府宴饮场景的描写,表面看是"歌楼舞馆笙歌不绝",实际暗藏家族衰败的伏笔。这种用法就像在甜蜜的蛋糕里藏了苦药,让读者在繁华表象下品出悲凉。
个人认为,对娱乐场所的偏见正在发生改变。如今的livehouse、剧院既是休闲场所,也是艺术孵化地。就像宋代瓦舍勾栏孕育了元杂剧,今天的文化空间同样承载着创造价值。当我们使用"歌楼舞馆"这类成语时,或许该多些时代性的思考,少些刻板印象。
有个有趣的观察:方言里常有创新用法。笔者在江南古镇旅游时,就听当地老人用"老宅子改的歌楼舞馆"形容过度商业化的老街区。这种接地气的活用,既传承了语言智慧,又为成语注入新活力,比死记硬背更能体现语言的生命力。
最后留个思考题:如果李白穿越到现代,他会用"歌楼舞馆"形容哪些场景?音乐节现场的年轻人群?24小时营业的网红直播间?抑或是元宇宙里的虚拟娱乐空间?语言的魔法,就在于每个时代都能找到自己的注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