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ǐ zhōng qiú huó
成语解释:死中求生。
成语出处:宋·王质《上皇帝书》:“今日刃侵于胸,火逼于肤,死中求活,法当寻出奇之计。”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同“死里求生”
繁体字形:死中裘活
英文翻译:struggle in a desperate or hopeless situation for survival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
求:1.请求:求救。求教。求您帮我做一件事。2.要求:力求改进。精益求精。生物都有求生存的本能。3.追求;探求;寻求:求学问。实事求是。刻舟求剑。不求名利。4.需求;需要:供求关系。供过于求。5.姓。
活:1.生存;有生命(跟“死”相对):活人。活到老,学到老。鱼在水里才能活。2.在活的状态下:活捉。3.维持生命;救活:养家活口。活人一命。4.活动;灵活:活水。活结。活页。活塞。5.生动活泼;不死板:活气。活跃。这一段描写得很活。6.真正;简直:活现。这孩子说话活像个大人。7.工作(一般指体力劳动的,属于工农业生产或修理服务性质的):细活。重活。庄稼活。干活儿。8.产品;制成品:出活儿。箱子上配着铜活。这一批活儿做得很好。
“死中求活”这个成语,乍一听像是矛盾组合——死亡和生机如何共存?其实它描述的恰恰是人在绝境中迸发的智慧。比如战国时期,齐国被燕国围攻,田单用火牛阵突袭敌军,城中老弱妇孺擂鼓助威,硬是在近乎亡国的局面下扭转战局。这告诉我们:当退路被切断时,创造力反而可能达到峰值。
有人会问:为什么总有人能在看似无解的困境里逆袭?关键在于“认知转换”。就像被困在电梯里的人发现通风口,或是创业者在资金链断裂时找到轻资产模式,突破点往往藏在思维定式之外。我曾见过餐饮店主在疫情封控时,把后厨改造成直播厨房,不仅维系了老客户,还意外拓展了外地订单。
现代职场同样适用这个逻辑。某科技公司产品线面临淘汰危机时,工程师团队没有死磕硬件升级,反而将技术专利开放授权,结果从“卖设备”转型为“卖解决方案”,年利润反增30%。这印证了我的观察:危机本身不产生价值,但重新定义危机的方式能创造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死中求活不等于盲目冒险。就像高空跳伞时主伞失效,冷静拉开备用伞才是生机,胡乱挣扎反而加速坠落。2018年某共享单车企业资金链断裂时,管理层选择有序收缩业务而非继续烧钱,最终保住核心区域运营权,等来了行业回暖期。
这种生存智慧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朋友在离婚后整理心情,将情感经历写成专栏,意外开启写作生涯;邻居阿姨退休后利用缝纫特长,把旧衣物改造为文创产品。当原有路径崩塌时,我们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剩余价值”,往往能挖掘出意想不到的可能性。
站在更高维度看,死中求活本质是生命系统的底层算法。种子在岩石缝里发芽,珊瑚礁在白化后重生,包括人类文明经历黑死病、世界大战后的技术飞跃,都在印证:毁灭性压力与创造性突破之间,存在某种神秘的共生关系。或许,这正是人类文明不断前行的密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