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ú
  • bái
  • là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ǐ qiú bái lài

成语解释:指不停地纠缠。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俗话说的:‘天下无难事’,只怕死求白赖,或者竟拦住他也不可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指不停地纠缠

繁体字形:死裘白賴

英文翻译:pester

死求白赖的意思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求:1.请求:求救。求教。求您帮我做一件事。2.要求:力求改进。精益求精。生物都有求生存的本能。3.追求;探求;寻求:求学问。实事求是。刻舟求剑。不求名利。4.需求;需要:供求关系。供过于求。5.姓。

白: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2.光亮;明亮:东方发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白卷。白饭。白开水。一穷二白。5.没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费力气。6.无代价;无报偿:白吃。白给。白看戏。7.象征反动:白军。白区。8.指丧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错误:写白字。把字念白了。12.说明;告诉;陈述:表白。辩白。告白。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白。独白。对白。14.指地方话:苏白。15.白话:文白杂糅。半文半白。

赖:1.依赖;依靠:仰赖。完成任务,有赖于大家的努力。2.指无赖:耍赖。赖皮。他说话不算数,太赖了。3.留在某处不肯走开:孩子看到橱窗里的玩具,赖着不肯走。4.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或责任;抵赖:赖债。赖婚。事实俱在,赖是赖不掉的。5.硬说别人有错误;诬赖:自己做错了,不能赖别人。6.责怪:大家都有责任,不能赖哪一个人。7.姓。8.不好;坏:好赖。今年庄稼长得真不赖。不论好的赖的我都能吃。

成语评论

看到"死求白赖"这个成语,很多人会联想到这样的场景:小张在茶水间堵住同事老王,举着手机反复念叨:"王哥帮帮忙,就帮我砍一刀这个链接,真的只差最后0.1元了!"老王往左挪他就往左挡,往右闪他又往右拦,硬是磨了十分钟才得逞。

这个成语到底在说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死缠烂打要东西。就像小孩想要玩具时拽着家长衣角不放,或是推销员追着路人说"最后三天清仓"。但要注意分寸——适度的坚持叫执着,过分的纠缠就变成骚扰了。

有个有趣的现象:现在年轻人会用新方式演绎这个成语。比如实习生小美想学新技能,每天午休时主动帮主管泡咖啡,趁机请教问题。主管被她的诚意打动,最后破例带她参与重要项目。这种积极的"软磨硬泡"反而成了职场晋升的敲门砖。

在家庭生活中,这个成语也有两副面孔。邻居李婶想给儿子相亲,连续三个月每逢周末就带着水果去女方家串门。虽然最终促成了姻缘,但期间女方父母多次暗示"想静静"。这种以爱之名的过度热情,反而容易让人喘不过气。

有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传统文化中讲究"事不过三",现代心理学研究也发现,请求超过三次就会引发对方抵触情绪。就像你向朋友借车,第一次被婉拒后隔周再提,成功率可能更高;但如果天天提,友情的小船说翻就翻。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正在经历语义演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适度的主动争取反而能获得机会。就像创业者在展会上追着投资人讲解项目,或是自媒体博主反复优化内容争取流量。关键在于把握"真诚"与"打扰"的界限,像春雨润物细无声,而非冰雹砸窗惹人嫌。

下次遇到需要坚持的事情时,不妨试试"三明治沟通法":先表达理解,再提出需求,最后给予回馈。比如对客户说:"知道您最近特别忙(理解层),这个方案我们团队准备了两个月(需求层),您看周三下午能否抽半小时?结束后我请您尝尝新开的茶餐厅(回馈层)"。这样的"现代版死求白赖",既保持了主动性,又让人如沐春风。

"死求白赖"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