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án
  • shān
  • shèng
  • shu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án shān shèng shuǐ

成语解释:指国家领土大都沦陷后残余的部分。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成语出处:宋 范成大《万景楼》诗:“残山剩水不知数,一一当楼供胜绝。”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形容沦陷的国土

繁体字形:殘山剩水

英文翻译:the reduced territories of a nation after aggression by a foreign power

残山剩水的意思

残:1.不完整:残本。2.快完的;剩下的:残冬。残羹剩饭。3.伤害;使不完整:摧残。4.凶恶:残暴。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剩:1.剩余:剩饭。剩货。大家都走了,只剩下他一个人。2.姓。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成语评论

哎,残山剩水这词儿乍一听挺文艺的,但到底啥意思呢?举个栗子哈!比如某地地震后,记者拍下倒塌的房屋和断裂的公路,配文说“灾难后的残山剩水让人揪心”。你品,这成语是不是特指破碎、不完整的景象?说白了,就是原本完整的东西被折腾得七零八落了呗。

这时候可能有人问:那这和“山河破碎”有啥区别?嘿,问得好!残山剩水更强调“剩下的部分”,比如故宫角落长满青苔的石狮子,墙皮剥落的宫殿——虽然残缺,但历史感扑面而来。不像“山河破碎”那么悲壮,反而带点“倔强存活”的味儿。你说对吧?

再举个现代的例子。老张创业失败后,看着办公室里堆满的样品和半成品设计图,苦笑着说:“这些残山剩水,就当是交学费了。”你看,这词儿连抽象事物也能形容,灵活得很!关键是要抓住“残缺但仍有存在感”这个内核。

不过话说回来,我总觉得残山剩水这成语自带矛盾美学。去年在山西见到个只剩半截的明代烽火台,周围野花疯长,游客反而比完整景点多。你说怪不?残破本身成了看点,这可能就是咱们常说的“缺憾美”吧?

最后提个醒儿,用这成语别光顾着伤感。就像小区拆迁时,王大爷抱着老槐树念叨“这些残山剩水可都是回忆啊”,但转头新商场建起来,他又乐呵呵去跳广场舞了。看嘛,事物总在变化,重要的是咱用啥心态看待这些“残缺的风景”。

残山剩水的造句

  1. 造句 南宋的统治者,面对残山剩水,不思励精图治,而是沉湎于酒色歌舞之中。
  2. 造句 南宋小朝廷仍旧没有希望,官员们整天在残山剩水间行乐。
  3. 造句 其散见于宋末元初各家之文集者,残山剩水之间,或明或没,读者追想其风概,累嘘而不能已者,又不知凡几。
  4. 造句 何路向家园,历历残山剩水。都把一春冷淡,到麦秋天气。料应重发隔年花,莫问花前事。纵使东风依旧,怕红颜不似。纳兰容若 
  5. 造句 今朝,在本人国企业中,中小企颐魅占据了残山剩水,在国平易近经济中起主要义务。
  6. 造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益州广汉郡五湖村村长残山剩水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把五湖村升级为第一个二级村落,恭喜残山剩水玩家。
  7. 造句 日暮穷途,涉下新亭之泪;残山剩水,谁招志士之魂。
  8. 造句 严如玉本事再大,也无法再改变结果,因为打出残山剩水后,她已经是筋疲力尽,连抬手的力气也没有了。
  9. 造句 由于敌寇铁蹄的践踏,富饶美丽的东三省转眼成为满目荒凉的残山剩水。
  10. 造句 至于后来的宋王朝渡江之后画坛的夏圭马远之流,所绘的残山剩水,无论在意境还是笔法上都不能与之并论。

"残山剩水"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