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ǐ chē shā mǎ
成语解释:废弃车马。喻归隐意志坚决。
成语出处:宋·陆游《谢曾侍郎启》:“毁车杀马,逝从此以径归;卖剑买牛,分余生之永已。”宋·陆九渊《与陈倅书》:“元晦虽有毁车杀马之说,然势恐不容不一出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毁車殺馬
英文翻译:Kill a horse or a car
毁:1.破坏;糟蹋:毁灭。销毁。好好儿的一本书,让你给毁了。2.烧掉:烧毁。焚毁。3.说别人坏话;诽谤:毁誉。诋毁。4.把成件的旧东西改成别的东西(多指衣服):用一件大褂给孩子毁两条裤子。5.姓。
车:[chē]1.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火车。汽车。马车。一辆车。2.利用轮轴旋转的机具:纺车。滑车。水车。3.指机器:开车。车间。4.车削:车圆。车螺丝钉。5.用水车取水:车水。6.转动(多指身体):车过身来。7.姓。[jū]象棋棋子的一种。
杀:1.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杀生。杀敌。杀鸡取卵。杀一儆百。2.战斗,搏斗:杀出重围。3.消减:杀风景。4.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肥皂水杀了眼睛。5.收束:杀价。杀尾。6.勒紧,扣紧:杀车。7.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笑杀人。恨杀。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毁车杀马”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狠,但具体啥意思呢?咱们先拆开看:毁掉车、杀掉马,这明显是要断了自己的后路啊!古人出门靠车马,要是全毁了,可不就是“不成功便成仁”嘛?比如有人创业失败,一气之下把商业计划书全烧了,发誓再也不碰这行——这算不算现代版的“毁车杀马”?
有人可能要问:这成语是不是太极端了?其实关键在理解使用场景。比如《三国演义》里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要是他半路把赤兔马宰了,估计就真成不了“武圣”了。所以“毁车杀马”更适合形容那些必须破釜沉舟的抉择,就像考试前删光手机游戏,逼自己专心复习,这时候的“决绝”反而成了助力。
现代人用这个成语有什么新玩法?我见过最有趣的例子是个程序员朋友。他为了戒掉熬夜刷短视频的习惯,直接把家里路由器密码改成乱码,等第二天清醒了再找技术大牛破解。这种“自断wifi”的操作,算不算数字时代的“毁车杀马”?
不过要注意分寸感。就像炒菜放盐,太少没味,太多齁人。去年有个新闻,小伙为表决心要和女友复合,当街砸了自己新买的跑车,结果被警察以“扰乱公共秩序”带走。这种“毁车”不仅没解决问题,还成了反面教材,可见传统文化智慧也要与时俱进。
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流传千年?或许因为它戳中了人性深处的矛盾:既渴望安全感,又需要突破舒适圈。就像健身房里那些买完年卡就再也不去的人,缺的可能不是钱,而是“毁车杀马”的魄力——把懒人沙发卖了换哑铃,逼着自己动起来。
下次遇到进退两难的局面,不妨想想这个成语。不是真要你去砸车宰马,而是学会在关键节点给自己制造“不得不为”的推动力。就像跳伞教练常说的:“有时候你得先跨出机舱,降落伞才会打开。”这种智慧,古今其实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