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ǔ lǎo hǔ

成语解释:雌性虎。借指泼妇或刁妇

成语出处:老舍《柳屯的》:“我曾经作过一个噩梦,梦见一个母老虎,脸上擦着铅粉。”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母老虎

英文翻译:a female tiger

母老虎的意思

母:1.母亲:母女。老母。母校。2.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祖母。伯母。姑母。姨母。舅母。3.属性词。(禽兽)雌性的(跟“公”相对):母鸡。母牛。这头驴是母的。4.指一凸一凹配套的两件东西里的凹的一件:这套螺丝的母儿毛了。5.有产生出其他事物的能力或作用的:工作母机。失败乃成功之母。6.姓。

老: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老人。老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老。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老。敬老院。扶老携幼。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老了人了。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老手。老于世故。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6.同):老厂。老朋友。老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老了。7.陈旧:老脑筋。老机器。这所房子太老了。8.原来的:老脾气。老地方。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10.同):油菜太老了。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老了。青菜不要炒得太老。12.姓。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

成语评论

提到“母老虎”,许多人第一反应是联想到性格强势、脾气火爆的女性形象。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常被用来形容在家庭或职场中表现严厉、掌控欲强的人。比如同事间开玩笑说:“我们部门主管是个‘母老虎’,谁敢迟到五分钟,她能训人半小时。”这样的例子既生动又带点夸张,瞬间让人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

但问题来了——为什么用“老虎”来比喻这类女性?老虎作为百兽之王,象征威严和力量,而“母老虎”一词则融合了性别标签和性格标签。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是否带有贬义?”其实语境决定色彩。若用来调侃亲密关系中“刀子嘴豆腐心”的母亲(比如“我妈是家里的‘母老虎’,但全家就她最操心”),反而能传递出既无奈又依赖的情感。

换个角度看,“母老虎”的比喻也折射出社会对女性角色的传统认知。当男性强势被称为“有魄力”,女性同等表现却可能被贴上负面标签。不过随着观念进步,越来越多人开始重新解读这个词。有个段子很有意思:“公司新来的女总监被叫‘母老虎’,结果季度业绩涨了30%——现在大家改口称她‘镇山虎’。”这种转变恰恰说明,关键不在于标签本身,而在于被形容者是否用能力赢得尊重。

个人认为,这类传统成语就像时代的镜子。它们承载着文化惯性,但使用者的态度更重要。就像“母老虎”可以变成“虎妈式教育”的褒义表达,词语的生命力在于我们如何赋予它新的内涵。与其纠结标签是否“政治正确”,不如多关注标签背后真实的人——毕竟每个人都是立体多面的,哪是一个成语就能概括的呢?

最后分享个观察:菜市场有位卖猪肉的大姐,嗓门大、做事雷厉风行,老顾客都喊她“虎姐”。这个称呼里没有半点贬损,反而透着熟人间的心照不宣。你看,当抛开具象的老虎符号,留下虎虎生风的精气神,语言就回归了它最本真的沟通功能。

母老虎的造句

  1. 造句 我的眼睛很大很大,生起气来别人骂我是头母老虎,我不仅有一双大大的眼睛,还有浓浓的眉毛,长长的睫毛,眼珠子又大又黑,时不时还发着光。
  2. 造句 一山不容二虎,何况还是两只母老虎。
  3. 造句 妇女好有一比母老虎,工作起来似猛虎下山。打扮上妆漂亮美丽娇,三八节日上台表演赛。妇女选美评比进级奖,貂蝉容颜杨玉环的美。愿你青春靓丽花一朵!
  4. 造句 寻母老虎启事:本人丢失纯种母老虎一头。特征:聪明贤惠,勤劳能干,身上带一部手机并在查阅短信:7.30之际,真的好想你!如果看过信息后,速给你的配偶回信息!
  5. 造句 母老虎说:“传说中神龙武士可以几个月不吃东西,光喝银杏叶上的露水就能生存,并具备全宇宙的力量。
  6. 造句 她女孩可真是个母老虎。当我还嘴时,她竟然抓破了我的脸。
  7. 造句 公老虎和它18只母老虎杰作的年份,”下东区42岁的罗布克拉克说到。
  8. 造句 那小娘儿们可真是个母老虎.当我还嘴时,她竟然抓破了我的脸.
  9. 造句 我想他一定是个有妇之夫,而他太太有是一个母老虎。
  10. 造句 丧子的母老虎和失恃的小猪似乎是完美的组合,但是没有人知道虎妈妈会有什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