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ú fù shèng liǎn
成语解释:横征暴敛。
成语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八:“当毒赋剩敛鞭箠马牛其人之日,一漕夔,再漕潼,川民独晏然倚以朝夕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赋税重
繁体字形:毒賦剩斂
英文翻译:Poison makes waste
毒:[dú]1.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毒气。毒性。毒饵。毒药。毒蛇。吸毒。贩毒。2.害,伤害:毒害。毒化。毒杀。莫予毒也(没有谁能危害我,即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3.凶狠,猛烈:毒辣。毒计。毒刑。狠毒。恶毒。4.恨,以为苦:令人愤毒。[dài]古同“玳”,玳瑁。
赋:1.(上对下)交给:赋予。2.旧时指农业税:田赋。赋税。3.征收(赋税):赋以重税。4.我国古代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5.做(诗、词):赋诗一首。
剩:1.剩余:剩饭。剩货。大家都走了,只剩下他一个人。2.姓。
敛:1.收起;收住:敛容。敛足。2.约束:敛迹。3.收集;征收:敛钱。横征暴敛。把工具敛起来。
哎哟,这“毒赋剩敛”听着挺唬人,但说白了就是形容苛捐杂税太狠,把老百姓压得喘不过气。比如你瞅电视剧里那些贪官,动不动加收“修桥税”“种田费”,这不就是典型的毒赋剩敛吗?老百姓辛辛苦苦种地,结果收成全进了官老爷口袋,你说气不气人?
等等,这成语到底怎么用才贴切?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比如:“公司老板学古人搞毒赋剩敛,工资没涨,下午茶费、空调费倒是月月扣,员工直呼活成了‘打工版杨白劳’。”你看,这么一比喻,是不是立马有画面了?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横征暴敛”有啥区别?嘿,问得好!其实两者就像麻辣烫和火锅——本质上都是收钱收过头,但“毒赋”更强调赋税本身不合理,而“横征”更突出手段粗暴。打个比方,强拆你家房子修高速是横征暴敛,让你每月交“空气净化税”可就是毒赋剩敛了。
说到这儿啊,我倒觉得现代社会进步多了。现在政府搞减税降费,就像给老百姓发红包,和古代那套毒赋剩敛完全反着来。不过话说回来,企业要是变着花样扣钱,那可比古时候的税吏还狡猾——毕竟现在不用扛着刀枪上门,改发个企业微信通知就能把钱划走咯!
最后唠叨一句:钱这东西啊,就像手里的沙子,攥得太紧反而留不住。古人用“毒赋剩敛”把自己王朝搞垮了,现在的管理者可得长点心,别让现代版苛捐杂税寒了大家的心。毕竟大伙儿都懂,只有锅里有了,碗里才能满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