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ǐ zhāng bǐ lǐ
成语解释:比喻多方面打比方
成语出处: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一折:“豫让,你不替我展江山、夺社稷,到来比张比李的说我!”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打比方
繁体字形:比張比李
英文翻译:Bizhang bili
比:1.比较;较量:比干劲。学先进,比先进。2.能够相比:近邻比亲。坚比金石。演讲不比自言自语。3.比画:连说带比。4.对着;向着:别拿枪比着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6.比方;比喻:人们常把聪明的人比做诸葛亮。7.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叫做它们的比,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的小麦年产量和水稻年产量约为一比四。8.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比一胜乙队。9.a)“一”加量词在“比”的前后重复,可以表示程度的累进: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较高下的时候用“比”,表示异同的时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紧靠;挨着:比肩。鳞次栉比。12.依附;勾结:朋比为奸。13.近来:比来。14.等到:比及。
张:1.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放开:张嘴。张翅膀儿。张弓射箭。一张一弛。2.陈设;铺排:张灯结彩。大张筵席。3.扩大;夸张:虚张声势。4.看;望:东张西望。5.商店开业:新张。开张。6.a)用于纸、皮子等:一张纸。两张画。十张皮子。三张铁板。b)用于床、桌子等:一张床。四张桌子。七张犁。c)用于嘴、脸:两张嘴。一张脸。d)用于弓:一张弓。7.二十八宿之一。8.姓。
比:1.比较;较量:比干劲。学先进,比先进。2.能够相比:近邻比亲。坚比金石。演讲不比自言自语。3.比画:连说带比。4.对着;向着:别拿枪比着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6.比方;比喻:人们常把聪明的人比做诸葛亮。7.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叫做它们的比,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的小麦年产量和水稻年产量约为一比四。8.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比一胜乙队。9.a)“一”加量词在“比”的前后重复,可以表示程度的累进: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较高下的时候用“比”,表示异同的时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紧靠;挨着:比肩。鳞次栉比。12.依附;勾结:朋比为奸。13.近来:比来。14.等到:比及。
李:1.李子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倒卵形,花白色,果实球形,黄色或紫红色,是常见水果。2.这种植物的果实。3.(Lǐ)姓。
哎哟,说到“比张比李”这个成语啊,可能有人要挠头了:“这啥意思啊?”其实吧,它说的就是那种“拿A和B比来比去”的情况,比如:“你老比张家的儿子考上清华,比李家的闺女年薪百万,累不累啊?”说白了,这就是在比较中找焦虑。
这时候问题来了:为啥人总爱比张比李呢? 说白了,这就像买菜总要货比三家一样,是人性本能。但关键要看比得有没有营养——比如比张同学的学习方法,比李同事的沟通技巧,这叫做“有效对比”;要是比谁家房子大、谁的车贵,那可就掉进坑里了。
举个生活例子:老王最近总嘀咕:“老张家的阳台种菜比我强,老李养的猫比我胖三斤。”结果自家菜没种好,猫粮倒买了一大堆。您说这比得是不是有点跑偏?要我说啊,比张比李的核心在于“取长补短”,而不是“自寻烦恼”。
不过话又说回来,完全不比也不太现实。我自个儿就有个歪理:要比就和昨天的自己比。比如上周跑步只能跑3公里,这周能跑3.5公里,这不比盯着别人香吗?毕竟每个人的起跑线和终点站都不一样嘛。
再举个职场场景:小陈看到隔壁组的方案被老板表扬,第一反应是“他们肯定是走后门”,这种比法就带毒;换成“他们的PPT配色确实更抓眼球,我下次试试渐变色”,这才是良性比较。您品,您细品,这中间的差距可不只是技术问题。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比张比李这事儿吧,就像吃辣椒——适量提味,过量伤身。与其盯着别人碗里的肉,不如把自家米饭煮得更香。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