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ē
  • r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ǐ bǐ jiē rán

成语解释:比比:处处。到处都是。形容多。同“比比皆是”。

成语出处: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十三回:“将无固守之志,兵无敢死之心,人情趋利,比比皆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人与物

繁体字形:比比皆然

英文翻译:in abundance

比比皆然的意思

比:1.比较;较量:比干劲。学先进,比先进。2.能够相比:近邻比亲。坚比金石。演讲不比自言自语。3.比画:连说带比。4.对着;向着:别拿枪比着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6.比方;比喻:人们常把聪明的人比做诸葛亮。7.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叫做它们的比,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的小麦年产量和水稻年产量约为一比四。8.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比一胜乙队。9.a)“一”加量词在“比”的前后重复,可以表示程度的累进: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较高下的时候用“比”,表示异同的时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紧靠;挨着:比肩。鳞次栉比。12.依附;勾结:朋比为奸。13.近来:比来。14.等到:比及。

比:1.比较;较量:比干劲。学先进,比先进。2.能够相比:近邻比亲。坚比金石。演讲不比自言自语。3.比画:连说带比。4.对着;向着:别拿枪比着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6.比方;比喻:人们常把聪明的人比做诸葛亮。7.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叫做它们的比,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的小麦年产量和水稻年产量约为一比四。8.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比一胜乙队。9.a)“一”加量词在“比”的前后重复,可以表示程度的累进: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较高下的时候用“比”,表示异同的时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紧靠;挨着:比肩。鳞次栉比。12.依附;勾结:朋比为奸。13.近来:比来。14.等到:比及。

皆:都;都是:比比皆是。尽人皆知。有口皆碑。放之四海而皆准。

然:1.对;不错:不以为然。2.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不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然而:此事虽小,然亦不可忽视。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忽然。突然。显然。欣然。飘飘然。5.又同“”。

成语评论

比比皆是,这个成语到底啥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到处都是”,形容数量多到像春天的野草一样冒不停。比如说你走进菜市场,小贩的吆喝声、剁肉馅的咚咚声、扫码支付的滴滴声,哎嘛,这些声音简直比比皆是!

有人可能要问:“那这成语和‘随处可见’有啥区别?”嘿,问得好!咱举个栗子:奶茶店在城市里随处可见,但要是整条街每隔10米就有一家奶茶店,连消防栓旁边都摆着奶茶摊,这时候用“比比皆是”才够味儿——不仅数量多,还带着点“多到夸张”的吐槽感。

看现在的直播间带货,带货主播简直多得像雨后的蘑菇。上周我刷短视频,好家伙,十个视频八个在卖货,从东北冻梨到海南椰子,从手机支架到智能马桶圈,真叫个啥都有。你说这是不是典型的“比比皆是”?不过话说回来,这种热闹劲儿倒也让咱老百姓买东西方便不少。

有人可能会疑惑:“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个成语是不是更适用了?”要我说啊,现在不仅是信息多,各种新事物更是层出不穷。就拿最近火起来的AI来说,写诗的、画画的、做PPT的,各种AI工具比超市里的方便面种类还齐全。不过咱们也得学会筛选,不能像捡贝壳似的见啥都往兜里装。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老家菜园子的蒲公英。春天风一吹,白绒球噗地散开,种子飘得到处都是。这场景简直就是“比比皆是”的活教材!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蒲公英看着烦人,人家既能泡茶又能入药,关键时候还挺管用——这不正说明事物多归多,关键看咱怎么用嘛。

最近逛公园发现个有趣现象:跳广场舞的大妈、玩滑板的少年、拍短视频的网红,还有遛机器狗的程序员,不同世代的人群在同一个空间里各玩各的。这种多元共存的场面,你说是不是新时代的“比比皆是”?要我说啊,社会就该这样,既有主旋律,也要容得下不同的生活节拍。

说到底,“比比皆是”这个成语就像面镜子,既照见时代的丰饶,也映出选择的烦恼。下次当你觉得某个事物多到离谱时,不妨先深吸口气,没准换个角度看,这些“多到烦人”的东西里,正藏着意想不到的惊喜呢!

比比皆然的造句

  1. 造句 无如烛理不明者比比皆然,每争趋些少光荣,以图目前快志,遂置日后无限悔吝于不计也。
  2. 造句 秋兰数下,那大船,小船,比比皆然,足不下二三十条,灯火通明,将那水面映的波光粼粼,好不热闹。
  3. 造句 “节奏虽有不同,大意比比皆然,绝无超者。
  4. 造句 种种疑问,比比皆然,让我们拭目以待!
  5. 造句 比年以来,烽烟不靖,赤地千里,由畿南以及山东,比比皆然。
  6. 造句 卫汝贵平日“举军粮而刻刷之,虚军额而吞食之,购买军械以窳废报新锐之价,又从而侵系之,比比皆然”。
  7. 造句 中国民营企业以及其他富裕阶层普遍看重对家庭及其未来的义务和责任,将私人企业或资产首选留给自己后人,古今比比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