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ì shì xiōng xiōng
成语解释:汹汹:声势盛大的样子。气势很盛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成语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氣勢洶洶
英文翻译:in a threatening manner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势:1.势力:权势。人多势众。仗势欺人。2.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来势。势如破竹。3.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山势。地势。水势汹涌。4.政治、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局势。大势所趋。5.姿态:手势。姿势。6.雄性生殖器:去势。
汹:水向上翻腾:汹涌。
汹:水向上翻腾:汹涌。
“气势汹汹”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吓人?比如有人突然冲进办公室,拍着桌子大喊:“今天必须给个说法!”这时候你可能会想:这人怎么这么凶?其实,“气势汹汹”就是形容人摆出压倒性的架势,试图用强硬态度震慑对方。
有人问:为什么有人喜欢摆出“气势汹汹”的样子?举个例子,菜市场里大妈和摊主砍价,叉着腰瞪着眼说:“你这菜叶子都蔫了,还敢卖这么贵!”表面看着凶,其实是为了争取利益。这种行为背后藏着一种心理战术——用外在的强势掩盖内心的不确定,或者想快速掌握主动权。
换个场景看职场。当项目进度延误时,领导板着脸说:“今晚所有人加班,做不完别回家!”这种高压姿态真的有效吗?研究发现,短期可能逼出效率,但长期会损耗团队信任。我的邻居张哥是项目经理,他说现在更倾向用“咱们一起想办法”代替吼叫,反而激发了同事的责任感。
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怎么用?《三国演义》里张飞当阳桥头一声吼,吓得曹军不敢前进,这就是经典的“气势汹汹”。但有意思的是,后续剧情揭示这只是虚张声势——曹军退去后,张飞立刻拆桥跑路。这说明再强的外在气势,若没有实质支撑,终究是纸老虎。
遇到“气势汹汹”的人怎么办?上个月在社区调解会上,李阿姨因为停车位问题对着物业嚷嚷。调解员没硬碰硬,而是倒了杯茶说:“您先坐下慢慢说。”结果李阿姨语气立刻软了三分。这让我想到,化解冲突的关键不是比谁嗓门大,而是找到对方真正在意的点。
观察生活会发现,真正有底气的人往往从容淡定。就像小区门口修车的老王,从不和人争吵,但技术过硬让顾客自动排队。反观那些动不动就瞪眼拍桌的人,反而容易在小事上栽跟头。现代社会讲究协作共赢,“气势汹汹”这招,可能越来越不如“以理服人”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