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ì xuè fāng gāng
成语解释:犹血气方刚。谓精力正值旺盛。
成语出处: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莫张慌,等的他那气血方刚,那其间着志求贤将师道访,习练的才高智广,文强武壮。”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年轻人
繁体字形:氣血方剛
英文翻译:hot-blooded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血:[xuè]1.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红色,有腥气,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也叫血液。2.有血统关系的:血亲。血缘。3.比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4.指月经。5.姓。[xiě]义同“血”(xuè):流了一点血。吐了两口血。
方:1.正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东方。双方。4.办法:千方百计。领导有方。5.地点;地区:前方。方言。6.治病的药单:药方。处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积一立方米:土方。8.数学上指自乘的积:乘方。9.副词。正在;方才:方兴未艾。如梦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响度级的单位。将声音与一个1,000赫的纯音试听比较,当两者响度被判断为相同时,后者声压级的分贝数即被定为这个声音响度级的方数。旧写作㕫。11.⑪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一方砚台。两方图章。
刚:1.硬;坚强(跟“柔”相对):刚强。刚直。他的性情太刚。2.姓。3.恰好:不大不小,刚合适。4.表示勉强达到某种程度;仅仅:清早出发的时候天还很黑,刚能看出前面的人的背包。5.表示行动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他刚从上海回来。那时弟弟刚学会走路。6.用在复句里,后面用“就”字呼应,表示两件事紧接:刚过立春,天气就异乎寻常地热了起来。
“气血方刚”这个词,到底适合用在哪些场景里呢?咱们先看个例子:小张刚毕业进入职场,每天加班到深夜依然干劲十足,同事都感叹:“年轻人真是气血方刚啊!”——这里既夸赞了他的冲劲,也暗示了年轻人特有的“不知疲倦”。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这个词总用来形容年轻人?其实核心在于“气血”二字。中医里常说“气为血之帅”,旺盛的气血代表生命力充沛,而年轻人恰好处于生理机能的巅峰期。比如运动场上,运动员冲刺时青筋暴起、面色发红的画面,简直像给这个成语配了插图。
不过,气血方刚就一定是优点吗?我曾在创业公司见过实习生熬夜三天做方案,结果提案时高烧晕倒。这让我想到:旺盛的精力需要智慧来驾驭。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少年侠客,空有一身内力却不懂招式,反而容易伤己伤人。
换个角度看,这个词也在悄悄变化。以前形容毛头小伙的“气血方刚”,现在连五十岁的马拉松爱好者也能用——只要他每天清晨五点雷打不动地跑步。时代在变,人们对“生命力”的定义早已不局限于年龄。我邻居王叔退休后学油画,颜料泼得满墙都是,老伴笑骂他“老来气血方刚”,倒是别有一番趣味。
下次遇到有人用这个词,不妨多问一句:“您说的是十八岁的体力,还是八十岁的心气?”毕竟真正的“气血方刚”,或许更在于永不停歇的探索欲。就像春天里抽芽的柳条,柔软却充满向上生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