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uǐ shí qīng huá
成语解释:见“水木清华”。
成语出处:《宋书·隐逸传论》:“且岩壑闲远,水石清华,虽复崇门八袭,商城万雉,莫不蓄壤开泉,仿佛林泽。”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繁体字形:水石清華
英文翻译:smth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石:[shí]1.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花岗石。石灰石。石碑。石板。石器。见〖岩石〗。2.指石刻:金石。3.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药石。4.姓。[dàn]容量单位,10斗等于1石。(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华:[huá]1.美丽而有光彩的:华丽。华艳。华彩。华贵。华章。华表(亦称“桓表”)。华盖。2.精英:精华。含英咀(jǔ)华。3.开花:华而不实。春华秋实。4.繁盛:繁华。荣华富贵。5.奢侈:浮华。奢华。6.指中国或汉族:华夏。中华。华裔。华胄(a.华夏的后裔;b.贵族的后裔)。华工。7.敬辞,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华翰(称人书信)。华诞(称人生日)。华居(称人住宅)。8.头发花白:华发(fà)。华颠(指年老)。9.指时光:年华。韶华。[huā]古同“花”,花朵。[huà]1.〔华山〕山名,在中国陕西省。2.姓。
提到"水石清华",很多人会联想到清澈的水流与秀美的山石。这个成语究竟在表达什么?其实它既描绘自然景观的纯净雅致,也隐喻着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比如看到溪水绕过青苔覆盖的岩石,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金光时,会不自觉地感叹:"这水石清华的景致,倒像是把山水画搬到了现实里。"
有人可能会问:这样的成语在现代社会还有意义吗?前些天参观朋友的新工作室给了我答案——整面落地窗外是原生竹林,室内用原木家具搭配青石装饰。朋友说:"虽然做的是科技产品,但水石清华的环境能让团队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恰好证明,对纯粹之美的追求从未过时。
试着将视线投向日常生活。周末在社区花园散步时,发现有人用鹅卵石砌成微型水景,潺潺流水声伴着孩童的笑语。这让我突然意识到:"水石清华"不必是宏大的景观,用心营造的方寸之地同样能传递自然意趣。就像那位用旧鱼缸改造成苔藓微景观的邻居说的:"看着这点绿意,加班回家后的疲惫都消散了。"
或许有人觉得追求"水石清华"太过理想化。但观察茶室里的客人会发现有趣现象:当茶汤注入粗陶茶杯,水汽在竹制茶盘上氤氲时,无论是西装革履的商务人士还是穿着随性的文艺青年,都会不约而同地放轻说话声。这种集体性的心灵共鸣,恰是传统文化基因的生动显现。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刻意保留些"水石清华"的角落反而成为必要。就像我书房窗台上那盆不断生长的文竹,每次给植物喷水时飞溅的水珠落在砚台上,墨迹晕开的瞬间,仿佛在提醒:保持对纯粹事物的感知力,或许正是对抗浮躁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