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uǐ mó gōng fū
成语解释:比喻周密细致的工夫或耐心地做工作。
成语出处:清 陈确《柬同志二首》:“学者且耐心于人伦事物,用些水磨工夫,他日经世之学,端不越此,又何性命之可言乎?”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形容某件事物的周密细致
繁体字形:水磨工夫
英文翻译:meticulous job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磨:[mó]1.摩擦:脚上磨了几个大泡。我劝了他半天,嘴唇都快磨破了。2.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磨刀。磨墨。磨玻璃。铁杵磨成针。3.折磨:他被这场病磨得改了样子了。4.纠缠;磨烦(mò·fan):这孩子可真磨人。5.消灭;磨灭:百世不磨。6.消耗时间;拖延:磨洋工。磨工夫。[mò]1.把粮食弄碎的工具,通常是两个圆石盘做成的:一盘磨。电磨。推磨。2.用磨把粮食弄碎:磨面。磨豆腐。磨麦子。3.掉转;转变:把汽车磨过来。我几次三番劝他,他还是磨不过来。
工:1.工人和工人阶级:矿工。钳工。瓦工。技工。女工。工农联盟。2.工作;生产劳动:做工。上工。加工。勤工俭学。省料又省工。3.工程:动工。竣工。4.工业:化工(化学工业)。工交系统。5.指工程师:高工(高级工程师)。王工。6.一个工人或农民一个劳动日的工作:砌这道墙要六个工。7.(工儿)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工。做工。8.长于;善于:工诗善画。9.精巧;精致:工巧。工稳。10.姓。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3”。参看〖工尺〗。
夫:[fū]1.丈夫(zhàng·fu):夫妻。夫妇。姐夫。姑夫。2.成年男子:匹夫。一夫守关,万夫莫开。3.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渔夫。农夫。轿夫。4.旧时服劳役的人,特指被统治阶级强迫去做苦工的人:夫役。拉夫。5.姓。[fú]1.指示代词。那;这:独不见夫螳螂乎?2.人称代词。他:使夫往而学焉。3.a)用在一句话的开始:夫战,勇气也。b)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感叹:人定胜天,信夫。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水磨工夫”到底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有人花三年时间修复一件破损的宋代瓷器,每天只打磨一小片裂纹,这种看似缓慢却精细的操作,就是典型的水磨工夫。它不追求速度,而是用耐心换取品质。
为什么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笨方法”?你看程序员调试代码时,可能为一个小问题通宵逐行检查;作家改稿十几次只为调整一个段落节奏。这些看似低效的行为,本质上都是水磨工夫——在关键环节的深耕,往往比表面的忙碌更有价值。
有人问:“这和拖延症有什么区别?”区别就像老木匠雕花和游客刻“到此一游”。水磨工夫的核心是方向明确的持续优化,比如厨师十年如一日研究火候,每次炒菜都比上次更精准,这种迭代积累才是精髓。
我曾在茶山见过制茶师傅,他们用手掌试温炒青叶,这种经验需要二十年才能练就。智能设备能监测温度,但判断时机的那份直觉,依然需要水磨工夫的沉淀。这让我想到,很多领域的人机协作,其实是在用科技解放重复劳动,让人专注需要灵性的部分。
有个有趣现象:年轻人开始重新欣赏慢工细活。手账圈里用三个月做旅行记录册,游戏玩家花百小时打磨虚拟房屋。这些新场景证明,水磨工夫不是过时的美德,而是对抗浮躁的解药。就像种多肉植物,每天观察细微变化的过程,本身就在培养对生命的敬畏。
最后想说的是,水磨工夫不该被神化成苦修。我学吉他时老师说过:“每天练十五分钟指法,比周末突击五小时更有效。”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把长期目标拆解成可触及的日常,这才是现代人践行水磨工夫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