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uǐ
  • xiù
  • shān
  • m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uǐ xiù shān míng

成语解释: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形容风景优美

繁体字形:水秀山明

英文翻译:picturesque scenery

水秀山明的意思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秀:1.植物抽穗开花(多指庄稼):秀穗。六月六,看谷(粟)秀。2.姓。3.清秀:秀丽。眉清目秀。山清水秀。秀外慧中。4.聪明;灵巧:内秀。心秀。5.特别优异:优秀。6.特别优异的人才:新秀。后起之秀。7.表演;演出:作秀。时装秀。泳装秀。[英show]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成语评论

水秀山明”这个词,乍一听像是从水墨画里走出来的。它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形容山水景色清丽明媚,比如你站在湖边,看到碧波荡漾,远山轮廓清晰得像用铅笔描过一样,这时候就可以说:“这地方真是水秀山明。”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词只能用来描述自然风光吗?”其实不然。比如有人装修房子时,用浅绿色墙面搭配原木家具,朋友来访感叹:“你这客厅布置得水秀山明,呼吸都顺畅了!”这里就把“山水”的意境挪到了生活场景里,既保留了视觉上的清爽感,又多了几分烟火气。

记得去年春天去江南旅游,导游指着雨后初晴的茶园说:“现在正是水秀山明的好时候,茶叶都带着露珠呢。”这句话让我突然意识到,这个词不仅能定格画面,还能传递季节特有的生命力。那些沾着水珠的嫩芽,确实比晴空万里的景象更贴近“水秀”的灵动感。

生活中我们常遇到“看似普通却暗藏美感”的瞬间。比如下班路上,偶然瞥见楼宇玻璃映着晚霞,远处立交桥的弧线像山峦起伏。这时候如果有人说:“你看这城市天际线,倒有点水秀山明的意思。”是不是比单纯说“好看”更有韵味?这种用法突破了地理限制,把现代景观和传统审美奇妙地糅合在一起。

有人担心用成语会显得老派,我倒觉得像“水秀山明”这样的词汇自带滤镜功能。前阵子看设计师改造城中村,他们在水泥墙面上画了渐变山水壁画,原本灰扑扑的巷子突然有了呼吸感。这种新旧碰撞的场景,用“水秀山明”来形容反而比“小清新”更有厚度,就像给传统语言找到了新的容器。

最后留个思考题:当我们说某个地方“水秀山明”时,究竟是在赞美它的外貌,还是在传递某种生活态度?或许答案就像山水画里的留白,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注解。毕竟能让人联想到这个词的场所,必定藏着让人慢下脚步的魔力。

水秀山明的造句

  1. 造句 “玉琢金雕德美品高,水秀山明道洁巷净。
  2. 造句 “春花秋月,水秀山明,二十四桥,六朝遗迹……”。
  3. 造句 采访的第一站就是古田镇,一个群山环抱、水秀山明的闽西小镇。
  4. 造句 瑞金市:罗汉岩位于瑞金市以北,是典型的丹霞地貌,这里水秀山明、碧潭似镜、峰奇石怪。
  5. 造句 此外,连云港有风景区14个,风景点116处,造就了水秀山明、浑然一体的宜人风光。
  6. 造句 阳春三月,2013年四川花卉生态旅游节在汉源举行刘刚摄梨城九襄梨花开得正艳刘刚摄中新网汉源3月15日电(王哲刘刚)“十分春色汉源乡,水秀山明锁艳阳”。

"水秀山明"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