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uǐ mǐ wú jiāo
成语解释:指没有吃过别人一点东西。比喻为官清廉,不妄取民物。也比喻双方毫无往来。
成语出处: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这河南府有个能吏张鼎,刀笔上虽则是个狠偻儸,却与百姓水米无交。”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水米無交
英文翻译:have no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米:1.谷类或其他植物去了皮或壳的种子。特指稻米:小米。花生米。米饭。2.长度单位。1米等于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经路径的长度。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交:1.把事物转移给有关方面:交活。交税。交公粮。把任务交给我们这个组吧。2.到(某一时辰或季节):交子时。明天就交冬至了。交九的天气。3.连接;交叉:交界。两直线交于一点。4.相连接的时间或地方:春夏之交。太行山在河北、山西两省之交。5.结交;交往:交朋友。建交。6.友谊;交情:绝交。一面之交。7.(人)性交;(动植物)交配:交媾。杂交。8.互相:交换。交流。交易。交谈。9.一齐;同时(发生):交加。交迫。交集。10.姓。11.同“跤”(jiāo)。
“水米无交”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它其实描述了一种非常纯粹的关系——比如两个人之间没有任何利益牵扯,或者一个人清廉到连最基础的好处都不接受。举个例子,古代某位官员被百姓称赞“水米无交”,是因为他连百姓送来的一碗水、一碗米都婉拒,坚持靠俸禄生活。这种故事放在今天,就像有人明明有机会拿回扣却分文不取,只为守住原则。
为什么用“水米”来比喻这种关系?水和米是生活中最基础的需求,但连这些都不接受,说明双方界限清晰到极致。比如朋友之间借钱时,如果对方说“咱们水米无交,该算清楚的账不能含糊”,反而会让关系更轻松,因为避免了人情债的纠葛。
这个成语只能用在严肃场合吗?其实不然。现代职场中,同事合作完成项目后主动说“这次合作水米无交,功劳全归团队”,既展现了谦逊,也强调公平分配。甚至家庭里,父母教育孩子“帮邻居修电脑可以,但别收人家送的零食”,也是在传递“水米无交”的处事智慧。
有人觉得“不近人情”,这合理吗?这恰恰是成语的深层价值——它不是为了冷漠,而是为了更长远的信任。就像医生拒收红包后,患者反而更安心治疗;商家明码标价不搞人情优惠,回头客却越来越多。适当的边界感,反而让关系更健康持久。
个人认为,当代社会尤其需要“水米无交”的智慧。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容易被各种利益捆绑,而主动划清合理界限,既能保护自己,也是对他人真正的尊重。下次遇到“该不该收这份礼”的纠结时,不妨想想:短暂的甜头,和长久的心安,哪个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