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ú míng zé shí
成语解释:责:求。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成语出处:唐·刘知畿《史通·本纪》:“霸王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谬。”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要名实相符
繁体字形:裘名責實
英文翻译:Seeking fame and responsibility
求:1.请求:求救。求教。求您帮我做一件事。2.要求:力求改进。精益求精。生物都有求生存的本能。3.追求;探求;寻求:求学问。实事求是。刻舟求剑。不求名利。4.需求;需要:供求关系。供过于求。5.姓。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责:[zé]1.责任,分(fèn)内应做的事:责任。尽责。负责。职责。专责。责无旁贷。2.要求:责求。责令。责成。3.指摘过失:求全责备。责怪。斥责。责罚。谴责。4.质问,诘(jié)问:责问。责难。责让。5.旧指为了惩罚而打:鞭责。杖责。[zhài]古同“债”。
实:1.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实心儿。把窟窿填实了。2.真实;实在(跟“虚”相对):实话。实心眼儿。实事求是。3.实际;事实:失实。名实相副。4.果实;种子:芡实(鸡头米)。开花结实。5.姓。
“求名责实”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的核心意思是“追求名声的同时,更要注重实际能力”。比如一个网红一边标榜自己“传播正能量”,一边却被曝出抄袭他人作品,这就叫“名不副实”;而真正的“求名责实”应该是像科学家屠呦呦那样,默默研究几十年,最终因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名与实完全匹配。
有人可能会问:名气和实力到底哪个更重要?举个例子,职场新人小张为了升职,拼命参加公司活动刷存在感(求名),但对业务知识一知半解(不责实),结果在关键项目中漏洞百出。反观同事小王,前期专注提升专业技能(责实),逐渐被领导发现潜力后自然获得晋升机会(得名)。这说明名实相生才是长远之道。
生活中最常见的“求名责实”误区是什么?看看家长教育就明白了。有些父母给孩子报七八个兴趣班,朋友圈晒满考级证书(求名),却忽视孩子是否真正乐在其中(责实)。我邻居家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每学期只让孩子选一个真正喜欢的课程,周末反而留出爬山、做手工的时间,这样既培养了专注力,又避免了虚假的“全能学霸”人设。
为什么现代社会更需要践行这个成语?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打造人设变得异常容易。我曾见过创业者用PPT融资时把“改变行业格局”说得天花乱坠,产品却连基础功能都没跑通。这样的“泡沫名声”或许能短期获利,但就像沙滩城堡经不起浪潮冲刷。真正的好企业,都是像老干妈那样先做好一瓶辣酱,名声自然随之而来。
个人认为,“求名责实”不仅是处世智慧,更是一种自我认知的校准器。当我想在自媒体领域发展时,首先问自己:是更在意粉丝量的数字,还是享受创作有价值内容的过程?答案清晰之后,自然能放下数据焦虑,专注提升内容质量。毕竟,真实的影响力永远建立在扎实的根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