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ú
  • jiāng
  • jiǔ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ú jiāng dé jiǔ

成语解释:浆:饮料。比喻所得过于所求。

成语出处:唐 张鷟《朝野佥载》:“岁在申酉,求浆得酒。”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得到的超过所要求的

繁体字形:裘漿得酒

英文翻译:an unexpected gain

求浆得酒的意思

求:1.请求:求救。求教。求您帮我做一件事。2.要求:力求改进。精益求精。生物都有求生存的本能。3.追求;探求;寻求:求学问。实事求是。刻舟求剑。不求名利。4.需求;需要:供求关系。供过于求。5.姓。

浆:[jiāng]1.较浓的液体:豆浆。泥浆。纸浆。粉浆。2.用粉浆或米汤浸纱、布或衣服使干后发硬发挺:浆洗。衬衫领子要浆一下。[jiàng]同“”(jiàng)。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酒:1.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过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白酒等。2.(Jiǔ)姓。

成语评论

求浆得酒”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换个角度看其实特别贴近生活。比如你打算去便利店买瓶矿泉水解渴,结果店员告诉你今天有活动,免费升级成鲜榨果汁——这不就是原本想要解渴的水(浆),却意外获得了更有价值的果汁(酒)吗?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意外之喜’有什么区别?”其实核心差异在于“主动求取”。比如职场新人小王只求找份月薪五千的工作,入职后却发现公司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三年后他成了部门主管——这里的关键是他主动投简历(求浆),而晋升机会(得酒)是随着时间推移自然发生的附加价值。

生活中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我有个朋友刚开始学吉他纯粹为了追女生,结果练着练着组建了乐队,现在周末在livehouse演出还能赚外快。你看,最初的目标可能很小,但过程中的积累往往会打开意想不到的新天地。

或许你会疑惑:“这种情况是不是全靠运气?”其实不然。仔细观察会发现,那些能“得酒”的人往往具备两个特质:首先是行动力,就像种地要先播种子;其次是开放心态,比如创业时原本想做餐饮小程序,却在客户反馈中发现更适合做供应链管理系统。

特别有意思的是,这种现象在科技创新领域尤为常见。19世纪人们寻找更高效的照明燃料(浆),却意外推动了石油工业发展(酒);现代人研发智能手机(浆),结果催生了移动支付和短视频生态(酒)。这种递进式的发展规律,就像拆开生日礼物时发现盒子里还藏着另一个惊喜。

在我看来,这个成语最值得品味的是其中的“时间差”。就像春种秋收需要等待,很多收获不会即时显现。那些在疫情期间被迫转战线上的实体店主,有部分人现在反而开拓了全国市场——当初的应急措施(浆)在时间沉淀中转化成了转型升级的契机(酒)。或许生活最妙的设定就在于:当我们专注做好眼前事时,未来早已悄悄备好了彩蛋。

"求浆得酒"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