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ú
  • dào
  • má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ú dào yú máng

成语解释:盲:盲人。向盲人问路。比喻向毫无所知的人请教。

成语出处:唐 韩愈《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于其人,乃以访愈,是所谓借听于聋,求道于盲。”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裘道于盲

英文翻译:ask the blind the way

求道于盲的意思

求:1.请求:求救。求教。求您帮我做一件事。2.要求:力求改进。精益求精。生物都有求生存的本能。3.追求;探求;寻求:求学问。实事求是。刻舟求剑。不求名利。4.需求;需要:供求关系。供过于求。5.姓。

道: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义。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于:1.a)在:她生于1949年。来信已于日前收到。黄河发源于青海。b)向:问道于盲。告慰于知己。求救于人。c)给:嫁祸于人。献身于科学事业。d)对;对于:忠于祖国。有益于人民。形势于我们有利。e)自;从:青出于蓝。出于自愿。f)表示比较:大于。少于。高于。低于。g)表示被动:见笑于大方之家。2.后缀。a)动词后缀:合于。属于。在于。至于。b)形容词后缀:勇于负责。善于调度。易于了解。难于实行。“於”3.姓。

盲:1.瞎;看不见东西:盲人。2.比喻对某种事物不能辨别或不懂:文盲。色盲。舞盲。电脑盲。3.盲目地:盲从。盲动。

成语评论

求道于盲”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抽象?其实它的字面意思很直白:向盲人问路。盲人连方向都看不见,怎么指路呢?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向毫无经验或能力的人寻求帮助,结果自然是“白费力气”。比如,有人想学编程却去问一个只会用手机发短信的长辈,对方支支吾吾说了半天,最后憋出一句“重启试试”——这就是典型的“求道于盲”。

这时候你可能要问:为什么人们明知道对方不专业,还是会犯这种错误?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现实。当一个人遇到陌生领域的问题时,很容易被焦虑感支配,下意识抓住身边最近的人求助,就像溺水者抓住稻草。同事小王刚接手财务工作,连Excel公式都不会用,却硬着头皮向同样半吊子的同事请教,结果两个人对着表格大眼瞪小眼——这种场景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更有意思的是,互联网时代让“求道于盲”有了新变种。很多人习惯在社交媒体上@某个“知名人士”提问专业问题,比如让美食博主分析国际局势,或是让健身网红解读量子物理。去年我就见过网友在科普作家的微博下追问股票代码,对方幽默回复:“您这就像在饺子馆点牛排”。这种跨维度的求助,本质上和古人向盲人问路没什么区别。

不过换个角度看,“求道于盲”也不全是坏事。我邻居张阿姨有次拿着智能手机去问小区保安怎么视频通话,保安虽然不懂技术,却教她用微信给儿子发语音——这个误打误撞的过程反而让她学会了新技能。这说明有时候“盲人”的非常规视角能带来意外收获,就像黑暗中摸索也可能碰到门把手。

要避免无意义的“求道于盲”,关键是要建立信息筛选的雷达。遇到问题时,先花五分钟思考三个问题:这个问题属于哪个专业领域?身边谁具备相关经验?是否有更权威的信息源?就像做饭不会去问数学家,修车不该找语文老师,找准“问道”对象才能事半功倍。毕竟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比努力更重要的是选择正确的努力方向。

最后分享个小窍门:当不确定该问谁时,不妨把问题拆解成小块。比如想开网店的新手,与其笼统地问“怎么做生意”,不如先查电商平台规则、学基础营销概念、看同行案例分析。这些碎片化学习积累到某个临界点,自然会遇到能真正指路的“明眼人”。知识的获取就像拼图游戏,先收集边缘碎片的人,终究能拼出完整画面。

求道于盲的造句

  1. 造句 事实证明,靠垄断业自纠、自律来实现成本透明、价格合理的目的,不啻于求道于盲。
  2. 造句 无数事实证明,靠垄断业自纠、自律来实现成本透明、价格允当的目的,不啻于求道于盲。
  3. 造句 无数事实证明,靠垄断业自纠、自律来实现成本透明、价格适中的目的,不啻于求道于盲。
  4. 造句 无数事实证明,靠垄断业自纠、自律来实现成本透明、价格允中的目的,不啻于求道于盲。
  5. 造句 无数事实证明,靠垄断业自纠、自律来实现成本透明、价格允中,不啻于求道于盲。
  6. 造句 无数事实证明,靠垄断业自纠、自律来实现成本透明、价格公允的目的,不啻于求道于盲。

"求道于盲"的相关成语